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 页 >> 追忆缅怀
长征女红军在土城的故事(组图)
2011-01-24 14:54:15
作者:王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月28日凌晨,决定红军命运的青杠坡战斗打响了,枪声炮声如同炸包谷花一般此起彼伏。第一次参加战斗的学生兵们都懵住了。经过几个小时激战,红军没有顶住川军的猛攻,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战场制高点,因此不得不撤退下来。队伍建制大乱,拥堵在大路上,朱老总不得不亲自上前线组织撤退。干部休养连的女红军们眼看着许多马匹和行李都在混乱中散失了,只能干着急。女红军里力气最大的“女挑夫”刘彩香,一连背着好几个伤员撤下战场,衣服都被追兵打坏了,眼疾脚快的她就势压低身子,结果正巧发现了女战友邓六金的包袱,拣上就走。焦急的邓六金看到自己的包袱失而复得,不禁大呼幸运。

    康克清就没有那样幸运了,她差点就被川军撵上,结果公文包被一把抓走了,只得带着遗憾去报告老总。

    土城一战,红军伤亡3000余人,许多伤员因撤退紧迫,无法带走,因此干部休养连的连长候政和指导员李坚真就和李小侠等刚参加红军的男女学生一起,到老乡家安置伤员。李小侠用贵州话给老乡们解释,而李坚真就用客家话向战士们解释。当时当“翻译”的男生石果撰文回忆,伤员们大喊大叫不肯走,而老乡们也是害怕川军报复,心有顾虑,工作着实不好做。67岁的何世英老人的父亲,就参加了抬送伤员的过程,他向女儿谈起那时场景,就说红军们伤的太惨,太可怜了,老乡们都同情他们。提起青杠坡战斗的惨烈,老街上的老人们更是深有体会。

    老街上的居民,57岁的林成英大婶是来自江西会昌的红三军团教导营干部,何木林老人的儿媳。她也为我讲了许多她公公的故事。何木林在青杠坡战斗中伤得很重,结果就留在了土城,一直靠卖糖为生。

    何木林老人所在的红三军团,是彭德怀领导下的一支善打硬仗恶仗的劲旅。土城一战,许多红三军团的干部都负伤了。军团作战科长姚喆重伤昏迷,李坚真和候政只好留下了光洋和烟土,把姚喆放在了一间空荡荡的民房里。这件事被董必武和周恩来知道了,他们坚持要李坚真回去把姚喆带上,因为姚喆负责很多作战情报的处理,是军委明令要带的人。于是高大的李坚真与姚喆的警卫员、饲养员一起,轮流用担架把姚喆抬了几十里地,咬着牙赶上了部队。

    1月29日凌晨,红军分三路从土城南北、猿猴场渡过赤水。在此架桥渡赤水河,李坚真累得浑身虚脱,这时国民党军飞机来了,一阵猛炸之后,已经过河的中央纵队负责人李维汉清点人数,发现报务员不见了,事关军事机密,于是刚过河的李坚真又折回去,和警卫员一起把被飞机炸伤的报务员、机要员背过了河。李坚真背负着伤员,蹒跚前行的身影,甚至感动了国民党空军的飞行员,飞机在赤水河上空盘旋,看到他们走过,没忍心扔下一枚炸弹来。

    在土城,中央红军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也是在土城,女红军们留下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更是在土城,淳朴的老区群众留下了对红军真挚的怀念和由衷的敬佩。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九死一生也要为人民服务”——访96岁高龄、长征女红军团长王泉媛(组图)
·下一篇:土城有条女红军街——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五(组图)
·蔡畅:永远的“大姐” 永远的长征(组图)
·在长征中几度遇难几度脱险的邓颖超(组图)
·红军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将领张琴秋(组图)
·祝贺女红军王定国103岁寿辰活动在京举行(组图)
·李坚真:从童养媳到女红军和革命家(组图)
·开国元勋、红军后人相聚在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在于
·刘英:从“小麻雀”、女红军到女革命家(组图)
·女红军邓六金一生走过的六个“金”步(组图)
·吞针牺牲的女红军吴富莲(组图)
·女红军老校长林月琴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组图)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