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子多到什么程度,有一个细节足以说明,过完草地上的一条河,走在后面的钱希均,远远看到哥哥钱之光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就站住等他,钱之光挂着根棍子,手上提溜着一件用草绳捆着的毛衣,一瘸一拐地走着,什么行李也没有了。脸上瘦得不成模样,腿却水肿得厉害,样子十分可怜。等他走近,钱希均问是怎么回事。钱之光叹息一声,告诉她,行李都放在马背上,过河的时候,由于河水流得急,把马冲走了,只剩下一根棍和一件毛衣,这件毛衣还是钱希均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时候买了送给他的。她接过毛衣一看,都破成了一个个洞,洞里藏着一堆堆虱子,蠕动着,看了让人汗毛都要竖起来。钱希均接过毛衣,坐下来捉虱子,捉了半天也没有捉干净。
对这种现象,彭德怀用一句精辟的话概括:“无虱不成军,没有虱子的不算长征干部!”
女红军身上的虱子更多,浑身刺痒难耐。尤其在行军走热了身体,或晚上睡暖了身子,虱子得到适当的气温,便放肆地活动起来,在身上到处蠕动,弄得人全身的神经都紧张起来。休息的时候,姐妹们便围在一起互相捉头上的虱子。捉虱子遂成了一种乐趣。
徐特立还编了一个“捉虱武”,他在路上和到了瓦窑堡、延安,都亲自表演过。舞蹈动作很简单,但他表演起来却很有趣。只见他将羊皮袄反过来穿,羊毛露在外面,戴个破毡帽,左右一举,右腿一抬,身子一歪,然后右手一举,左腿一抬,身子一歪,摇摇扭扭地走出场来。两只手轮番到羊毛里拽拽,装着捉住一只虱子,口里说:“虱子!”放进嘴里“哗剥”一声,又肯定地说:“是虱子!”就这样手脚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嘴里连连地说:“虱子!虱子!”“又一个,又一个!”由于他幽默的长相,幽默的神态,幽默的表演,逗得大家笑疼了肚子。
以后女红军觉得捉虱子太费事,捉不胜捉,索性剃成了光头。邓六金学过理发,她便施展自己的技术,教会了大家理发,互相推成了光头。秃颅怕人笑话,便做个帽子戴上。有时,调皮的小伙子突然出现在她们背后,一把将她们头上的“遮羞帽”摘掉,然后连声叫道:“尼姑!尼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已成了一乐,南战士叫她们“尼姑”,她们自己也互叫“尼姑”。
到了少数民族地区,饿肚子是男女红军尝到的最大苦楚,找到一点粮食,当然也就是找到了最大的欢乐。
过了大渡河,首先一步棋就是筹备爬雪山的干粮。有一天,朱总司令带着危秀英、邓六金、刘彩香等八个男女同志去向臧胞买粮食。一路上,朱老总兴致勃勃地教大家辨认野菜,拔些野菜作辅助口粮。这时候,田野光秃秃的,臧民已经割完了青稞麦,并把新收的粮食藏了起来。朱老总他们走了很远的路,才发现一块青稞,长得稀稀落落的。经过打听,了解到是因为青稞结实太少,主人不打算花功夫收割了。朱老总站在青稞麦前,严肃地对女红军说,即使群众丢了不收的青稞,我们也要执行红军的纪律,不能自割群众的庄稼。他要女红军把二十块光洋送给麦地的主人——一个藏族老大爷手里。他们割下了一堆青稞,烧起一堆篝火,把麦穗放到火上去烤,烤焦卖壳后,用手把麦壳搓掉,一把一把往嘴里送。
正吃得高兴,朱总司令很有趣地望着她们,忽然笑眯眯地对危秀英说:“矮子,你成了大花脸啦!”大家相互一瞧,可不是么,一个一个的嘴巴周围都被炭灰糊得黑黑的。女红军们打趣起来,你说我画了个“大花脸”,我说你长了“大胡子”,指指划划,笑弯了腰,刚吃饱肚子的红军,笑声是那样爽朗,似乎他们从来没有饿过肚子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