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的原则,一切缴获归公,提倡节约,力戒浪费,有计划地使用缴获的物资和新解放城市的人力、物力、运输力,以减轻老区人民负担。第五,野战军进入新区后,明确树立工作队的思想。大力参加接管城市、建设根据地,剿灭上匪和地主武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使新区尽快地变成我军可靠的后方基地。
三、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发展
西柏坡时期,我军面临着与国民党主力进行决定国家命运的大决战,战斗战役频繁,部队伤亡大,流动性大,战场动荡性大。如何根据战争的新特点进一步加强军队建设,保证军队的稳定和统一,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兵员数量不断增加,是摆在毛泽东及其战友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西柏坡时期,加强党对军队的集中统一一领导,加强军队的纪律性和正规化建设成为党中央关注的重大问题。1948年9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健全党委制)中强调:“今后从中央局至地委,从前委至旅委以及军区(军分会或领导小组)、政府党组、民众团体党组、通讯社和报社党组,都必须建立健全党委会议制度,一切重要问题(当然不是无关重要的小问题或者已经会议讨论解决只待执行的问题)均须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做出明确规定,然后执行。…‘此外,还须注意,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军队在作战和情况需要时,首长有临机处置之权。”毛泽东在以后的文章和讲话中,详细地阐述了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民主和集中的关系。1948年10月,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九月会议的通知》中指出:“由于我党我军在过去长时期内是处于被敌人分割的游击战争的并且是农村的环境之下,我们曾经允许各地方党和军队发挥了他们的自动性和积极性,度过了长期的严重困难局面,但同时也产生了某些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要克服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使战争由游击战争的形式过渡到正规战争的形式。”11月1日,中央军委根据九月会议精神作出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这样,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在严格的纪律保障下,按正规化要求整编的人民解放军,其战斗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适应了战略决战的要求,这些方法和措施对建国后部队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二)针对军队实际,开创我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我军转入外线作战后,党中央依据时局的发展,进一步阐明了我党的政治、军事、经济纲领。1947年10月10日,党中央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名义发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号召我人民解放军将士“必须提高军事艺术,在必胜的战争中勇猛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敌人。必须提高觉悟性,人入学会歼灭敌人、唤起民众两套本领,亲密团结群众,把新区迅速建设成为巩固区。必须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全军一致,不允许任何破坏纪律的现象存在。”
随着战争的不断胜利,我军数量上发展很快,部队新成分不断增加,特别是俘虏成分大量增多,加之战斗频繁,部队政治教育时间少,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不良作风滋长较快,厌倦战争、怕苦怕累和享乐思想,以及违犯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胜利的情况下,有的干部产生了骄做自满、官僚主义、军阀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同时,战争规模在不断发展,部队的军事技术和战术,都跟不上大规模作战的需要。为认真地解决这些间题,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和加强军内外的团结,以适应发动新的大规模作战的需要,中央军委要求各战区部队利用作战间隙,开展以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