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口!
怎么能把这样一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周陈轩呢?毛泽东为难了。他知道楚雄是外婆的心头肉,也是她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一个年届古稀的老人,能够经得起这沉重的打击么?1950年5月12日,毛泽东写信给在沈阳工作的周文楠:
“接你母亲去东北和你一道生活一事,我认为是好的。我可以写信给湖南方面发给旅费。唯你母亲年高,―人在路上无人招呼是否安全,是否需要你自己去湖南接她同去东北为妥当,请考虑告我。如你自己去接,我给湖南的信即由你带去。”
接信后,周文楠赶往北京面见毛泽东。毛泽东特别嘱咐说:“请你告诉外婆,就说我说了,楚雄是个有志气的孩子,是韶山人民的好儿子。我把他送到外国很远的地方学习去了,一时不能回来,也不能通信。免得老人挂念受刺激。时间长了,慢慢也就好了。楚雄年龄不大,为国捐躯,虽死犹荣。以后要好好照顾外婆,经常安慰老人家!”
周陈轩被女儿接到沈阳后,常常惦念着韶山,说要回去看看。王淑兰知道了,就从湖南去看望她,告诉她韶山的种种变化,转达乡亲们对她的问候,老人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
有一回,毛泽东在与当年湖南第一师范同学、南京师范学院熊廷辉教授闲聊时,深情地说:“周陈轩外婆,带着我弟弟泽覃的儿子楚雄,在韶山住了10多年。老人家抚养革命后代费尽了心血,生活很苦,没有怨言。周外婆是一位很好的老人。”
1968年8月,周陈轩在沈阳去世,享年88岁。老太太生前多次说,她在韶山住了13年,是她一生中住得最久的地方,她希望死后能葬回韶山去。周文楠写信给毛泽东,转达了老人的愿望。毛泽东通过中央办公厅复信:请周文楠自己安排。周陈轩的骨灰被护送回韶山时,乡亲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将老人的骨灰安葬在毛泽东故居对面的山上,与毛泽东的父母一起,长眠在那青山绿树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