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韶山的边缘地带居住,当然,他们尚处于征服自然的初级阶段――韶山的地质历史已长达10亿年以上,动、植物占据了这里生命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日,如不把“舜帝南巡到韶山”算在内,大约直到东汉末年才有人闯入韶山群山,但很快被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和林内出没的虎豹赶走。
唐人,成为韶山最早的一批开发者。持有“法力无边”的僧众,看中了韶山自然之幽秘、风景之秀美,在韶山的中心筑起了第一座公共建筑――清溪寺,他们甚至攀上了韶山最高的山峰――韶峰,修起了一座庵堂。佛的信徒们,在与大自然的对峙中,求得了生存,表现出他们对观音菩萨的虔诚。这无疑是一种精神力量在起作用!
可是,真正有意识地改造与征服自然的是劳动者。他们在今日的如意乡综合场村曹家坝这一带的高地上,砌起了瓷窑,并从中取来白膏泥、硅砂,制作陶瓷器皿,其工艺也已相当精湛,上有美丽的绿釉、豆青釉、黄褐色釉。窑工在开创了韶山的手工业历史(已长达1300多年)的同时,也开始了韶山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历史。
唐代灿烂的文化,也强烈地辐射到韶山;从几处唐代墓葬的发掘情况,可以了解到这种辐射的情形。杨林乡善扶村蒋家湾唐墓,分布在长约600米、宽400米的山脚,封土堆无存,采有开元通宝铜币及素面青砖;该乡磨石村亦在一长150米、宽50米的山坡下清理出一座单室串顶砖墓,出土有开元通宝和青瓷罐、铁钉等。善扶村樟木坨唐墓内亦采有开元通宝、青瓷小坛、粉盒。大坪乡黄田村花铺、新联村斋公坨,各有一座唐墓,采有铜镜、陶俑、开元通宝等。
这些墓葬和出土文物显示唐人已进入韶山中心地带,开始对这一片荒凉了千百万年的处女地的艰难开拓。
宋代,韶山的发展持续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并在狮子山下云湖河边形成一个小集市。据传每天能卖完五头羊的肉,故名“五羊”;集边有一深潭,名五羊潭。足见这里人口已不少,而且商品经济也有了小小的规模。
1989年11月,杨林村白鸰村出土4件宋代文物:锥形双龙瓶,高45厘米,最大直径27厘米,口径15厘米,颈口径6厘米,底径8厘米,厚0.6厘米,净重4.85公斤,深褐色,上有七道荷叶波浪式花纹,瓶肩部有双龙。有铜镜,外径10厘米,厚0.2厘米,背部有两道浅浅的圆圈。铁剪,全长34厘米,剪柄圈直径11厘米,刀口长14厘米,刀根长3.3厘米,刀尖宽一边0.9厘米,一边1厘米。熙宁通宝、元丰通宝两枚,前者篆书,后者草书,为北宋神宗时钱币。
经过唐宋两朝600余年的努力,人们渐渐在此安居乐业。而宋天子的南渡,及至蒙古族统治中国的大动荡的社会中,韶山因为远离中原,与世隔绝,这儿反而成了一片“桃花源”,不但原居此地的人们安然无恙,而且也给外来人口提供了一处避难佳境,奇迹般地获得了生存和发展。《古云湖》诗描绘:
昭潭城西六十里,古有云湖翠微里。
逶迤南干之东安,四十八面龙山起。
涟江邵水老龙涎,玉箫金管望中时。
韶姑一派两悠悠,长青对出湖中比。
龙马狮象刺分明,南北相望仿佛似。
天门自合碧湖关,丈八冰身三寸底。
湖水之源地中出,百泉各吐相为一。
春涨秋爆下涟湘,酌不竭兮注不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