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的家世渊源》
第十六章 韶山的经历与毛泽东的一生:一、个性与人格的形成
2009-02-18 11:06:11
作者:《毛泽东的家世渊源》龙剑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毛泽东一生畅游过无数的江湖河海--他高超的游泳技艺,是世界历史上与他地位相当的人所无可比拟的。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种英雄气概,也体现在他和佛与儒的搏击上--他在中国这两种传统思想汪洋中学会了游泳,而且成功地上了岸。
    在毛泽东的思想形成过程中,佛学是其第一环,虽然这一环几乎已被它后面的各环淹没了,但仔细寻觅,依然能够清晰地发现。
    前文已述,毛泽东的思想胚芽乃是在他外祖家形成的--毛泽东接受母亲、外祖母……即“母系”的影响要比接受父亲、祖父……即“父系”的影响要早了至少五六年,这不但指其个性、人格、品质,也包括了原始的思想及思想方法。
    韶山有一个神话:
    毛泽东外祖家附近有个鲤鱼寨。为何以“鲤鱼”命名呢?原来,这个山坳内,有一汪碧清碧清的泉水,水里有一条金黄金黄的小鲤鱼。这一天,山下的一个孩子,赶着他主人家的牛上了山,他看见了那条金鲤鱼,喜欢得伏在潭边,仔细欣赏,那鱼儿见了生人,一晃就钻进石洞,一会儿又悄悄出来,只见小孩从口袋里小心地掏出一个米饭团,这是他的中饭--他轻轻地掰下一小块,再轻轻地放到水里--那米饭晃晃悠悠往水下飘去,鲤鱼忽而一跃,张口接住了,放牛孩很高兴,又掰下了一块--金鲤鱼圆溜溜地眼睛感激地望着他……小孩的中饭全送给了金鲤鱼,他自己饿了肚子将鱼喂饱,下山去了。第二日,第三日……日复一日,他天天给金鲤鱼带吃的,那鲤鱼竟然长得红灿灿的,像一片彩霞落到了这一汪碧水中。
    放牛孩儿的行踪引起了牛主人家的两个少爷的怀疑--他们偷偷跟着他,惊奇地发现了这一秘密。
    “哈哈,捉起来,好好吃它一餐”。
    少爷挽起衣袖,伸手就去捉,却怎幺也捉不到。放牛孩苦苦哀求少爷放了金鲤鱼,少爷骂骂咧咧,还命令放牛孩也一起动手,孩儿不肯,少爷发火了,搬来一块大石头,往水里砸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潭水溅起百丈高,放牛孩儿定神看时,潭里鱼不见了,两少爷笔挺挺躺在地下,好长时间才苏醒过来。
    放牛孩儿哭泣着回家,他感到莫大的悲伤,到了家门口,忽然见门前池塘一边金灿灿,无数的小金鲤鱼见他回来,欢蹦乱跳……

    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却闪烁着真、善、美之光的民间传说。我们除能发现它珍贵的内涵之外,还可以明白这个故事也带有一些佛教关于行善、乐施与惜生乃至因果报应的色彩:唐家岮,正是被蒙上了一层浓重的佛教色彩的乡村农舍。
    这里要指出一点:并不是“佛”教会毛泽东的外祖家如何行善、乐施……而是唐家岮本身原本就有一种善良、淳朴的世风,是这个大家庭从一穷二白,到勤俭致富,在劳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唐家岮有了这种世风,当它试图以此来对待世人时,却发现这个世道上,真善美少得可怜,假恶丑存在太多--只有在一种宗教信仰与人生哲学中,真善美被宣扬得至高无上--虽然它并不一定能做到。
    这便是佛教。
    于是,以毛泽东外祖母贺氏为首,唐家岮的人们都多多少少信奉了佛。
    唐家岮所有的毛泽东亲属之中,从信佛的程度来看,首推毛泽东的母亲文氏--我们已经知道,文七妹13岁就已远嫁韶山冲,走入了不信佛的毛顺生家,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她不但未抛弃佛,反而信佛弥坚呢?
    这得从韶山冲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尤其是文氏个人的经历等方面来探索。
    韶山冲封闭的大自然,与外界的隔绝,它茂密的原始森林,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六章 韶山的经历与毛泽东的一生:二、衣食之道
·下一篇:第十章 审视韶山毛家人物:二、良师毛麓钟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