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后,邓颖超由天津调来广州,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和妇女部长职务,每当邓颖超谈起此事时,她总是深沉地说:那次恩来幸免于难。
1925年8月24日“宵禁”遭枪击,险些丢命
沙基惨案发生后不久,1925年7月1日,国民党对国民政府进行了改组,这也是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后,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所必需作出的调整,汪精卫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廖仲恺被推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委和政府财政部长,还兼任国民党黄埔军校党代表的职务。掌握军权的则是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当时国民政府的武装主力就是粤军,同时许还兼任国民党广东省主席职务,胡汉民则是孙中山去世后,代理大元帅并兼任广东省长职务。4个人物都是广东人,又都是国民党中的元老人物,孙中山去世后,他们4个广东人各自拥有一定权力,占据着国民政府重要的位置。廖仲恺是广东惠阳人,是国民党中左派的领袖人物,积极倡导孙中山的联俄、联共的主张,而胡汉民、许崇智二人都是广东番禺人,胡汉民则是国民党中右派的领袖,许崇智则是右派中的主要成员。汪精卫的父亲在广东诸地做官多年,汪生于广东三水,但汪在填写履历时,总是把自己说成是广东番禺人,事实上他是江西人,汪看上去像是左派,实际上处于中派的位置。
当时国民党内部左派与右派的斗争十分激烈,右派分子们时常在胡汉民家聚会,多数人主张处死廖仲恺,汪精卫听到风声后,于1925年8月间的一次国民政府会议上,汪精卫私下写了张字条交给廖仲恺,告诉他:有人要向你下毒手!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女士就此去找广州公安局长吴铁城,提出为廖的安全考虑,要求加派卫兵,但廖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敌人暗杀是在暗中的,派也没有用。
8月19日,廖仲恺接到一份通知,要他20日上午9时去国民党中央党部出席中执委会106次会议。次日,廖的汽车准时到达中央党部大楼前,当廖仲恺的脚刚登上楼前的台阶时,便遭到埋伏在骑楼下的几位刺客的枪击。随行卫兵开枪还击。廖身中4弹,被送往医院抢救,不久便去世了。
周恩来闻讯后,赶往医院与廖仲恺见了最后一面。在各界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国民党成立了“廖案检查委员会”,周恩来也以共产党员的身份担任廖案检查委员会委员,后来他还亲自提审了被捕的刺客。当时刺客手中拿的都是大口径手枪,而廖仲恺身上的4弹只有3弹是大口径手枪射出的,射到廖要害处的一枪是小口径手枪所射,而当时在场的还有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吴铁城的卫士,吴又是右派的主要干将,这一弹显然同他有一定的关系。让吴铁城主持破案是不可能有一个好结果的,当时苏联顾问要求扣压胡汉民,汪精卫则极力反对,并以辞职相威胁。
鉴于当时国民党内右派势力较大,国民政府想处理好此事,唯一可以依靠的武装力量,就是刚编成的以共产党人为骨干的第一军。军长是蒋介石,蒋不仅担任黄埔军校校长职务,又是广州市卫戍司令及长洲要塞司令,蒋又是浙江人,处理广东人之间的纠纷、暗杀最让人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