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元帅的老家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居住在那里的人最容易上火,所以广东入都要定期喝凉茶,以清除体内积存的热气、湿气,因此中医在广东十分有市场。叶剑英读书时就十分喜爱中医方面的书籍,对医学有浓厚的兴趣,参加革命后,经常用中草药为自己为亲人为部属治病,据他的女儿凌子回忆: “记得有一次他自己说: ‘我若是学了医,一定是个好医生。’我相信这话。有时,我真觉得他应该当医生,而且相信他会成为一个名医。”
他还常常以“叶大夫”自喻,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党的文献》编辑部编的《红书简》第3册记载,1 970年夏天,叶剑英收到儿子叶选宁、儿媳钱铃戈写给他的信后,知道儿子手伤得很重,便给儿子复信两封,信中他称自己是“叶大夫”、 “老大夫”,还对如何医治儿子叶选宁的手伤提出原则性的意见,体现了他对病中儿子关心和爱护。
在5月31日的信中,叶剑英说: “五月二十七日信,今(三十一日)收到。对于你的伤情,爸一直在惦念,不知结果如何甲×光是看不见的,还有其他科学方法吗9陈中伟医生是很高明的,我们都相信他。记得今年一月二日有二位同志到叶办打电话时,说到五条神经断在根部,联系到大脑,手术必须慎重云云。现据来信证明,有三根全断,两根重伤,正考虑手术,陈中伟医生只拟制方案,到今天为止,’我还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爸的想法:如果脑、手不能两全,还是保护脑。不让在神经根上手术时伤及脑,这是关键。大丈夫一舌尚存,还可以闹革命,何况全部身心都健全,只差一只手,决不气馁。”
在6月9日的信中,叶剑英说: “会诊结果,结论要手术。经肌电图证明了,认识了必然,就产生自由。爸同意手术。叶大夫提出,手术前,先作技术上的准备,这一关键,特别重要。要研究好:如果在神经根部受伤,如何接法,会不会伤脑神经。万分之一接不上,右手如何处理。让他麻木地存在?还是要截除?五根神经如果接上一根的话,整个手膀会不会萎缩?可以这样保持下去吗?如果接上一根还不够,那么接上几根:一根、二根、三根,就可以活动?医生们, ‘救死扶伤’,救人如救己,热忱可感!但手术前要把各种问题都想到,问明。六月天热,本来不大合适,不过久了又恐神经萎缩,以致手术增加困难。所以时间的决定,也要斟酌。当然最好还是听医生的。机关只是奉行行政手续罢了。”在信中叶剑英还谦虚的写道:“‘老大夫’也许有些外行人的建议,会是合理的。”
从信中看,叶剑英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前的考虑、手术时机的把握、治疗效果的估计等,其认真、周全的程度似乎不亚于专业医生。
叶剑英还常对家人说: “医生的话不能不听,也不能全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要学会自己去摸索……”叶剑英对在医学上不懂的东西他都会怀着好奇心,进行观察、试验、实践。一次,他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听说他的女儿凌子在北京患了鼻窦炎,他根据自己的医学积累,专门在广东挖了一些“鹅不食草”的秧苗,种在两个花盆里,千里迢迢带回北京,哪知道女儿患的不是鼻窦炎,而是一般的过敏性鼻炎。据他的女儿凌子回忆,父亲叶剑英“亲自操作来给我治病,结果为了他的美意,害得我鼻涕眼泪齐流,喷嚏咳嗽不断,一连数日,全家不宁。”在叶剑英的影响下,后来凌子也学起了医学。
叶剑英除了给自己的家人治病外,还给其他人看病。 “文革”前期,林彪主持军委工作,叶剑英被“冷藏”在长沙,居住在芙园宾馆,当时,宾馆的一个炊事员的妻子患了严重的哮喘病,叶剑英知道后,亲自为他开处方、采药,很快就治愈了。
1970年,叶剑英在湖南期间,患了肺病,湖南军医大学医生潘令嘉给叶剑英治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打针、吃药后,叶剑英的病慢慢好一些,但还是咳嗽。后来,他们知道叶剑英喜欢中药,便请了附近医院的一位老中医,这位医生与叶剑英是广东梅州同乡,两人很谈得来,老中医用一些“矮地草”等草药,叶剑英服了后效果十分好,他高兴地对身边的人说,“中药很重要,长征时没有西药和西医,就全靠中药治病。自己有个小本本,记有好多重要偏方,我如果不搞军事,就可能学中医当医生了。”不久,一位服务员的母亲患很严重的支气管炎,叶剑英很热心地给他开了中药方,并亲自配了药,这个服务员的母亲吃了药后,果然管用,真是药到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