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蒙城县青年抗敌协会(简称蒙城“青抗会”)成立于1938年11月,该协会是在中共领导下的群众性青年抗日组织。“青抗会”在抗战初期迅速崛起,并在短时间内发展为当时蒙城最活跃、最坚决的抗日力量。同时,“青抗会”作为引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学校”,为革命队伍输送了大批可塑之才。“青抗会”的活动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在蒙城的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烽火岁月少年强
抗战全面爆发后不久,邵光等一批进步青年从延安抗大返回安徽蒙城,在涡河北岸香山小学成立“第五战区青年救国团蒙城分团”,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随着斗争的开展,邵光等人将“分团”改为“蒙城县青年抗敌协会”,确定了“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下,动员、组织、团结、教育各界青年,进行抗日救国活动,为争取民族的独立、自由而斗争”的宗旨。
“青抗会”成立后,立即组织了宣传队。会员们提着罐子,携着传单,用红土和石灰水在大街小巷的墙壁上刷写抗日标语,散发抗日传单。有的登台演讲,宣传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教唱抗日歌曲;有的在街头、广场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青抗会”还根据成员个人具体情况和社会关系,以串亲友的方式,深入农村、集镇,发展会员,建立组织,半年内相继建立了城关、乐土、吕望等分会,会员达千余人。
为了教育少年儿童文化,“青抗会”创办了“抗敌小学”,第一所抗敌小学由张子才任校长,课本自编自印,以识字和宣传抗日为主要内容;学生不付学费,教师吃用自备,实行义务教学,办学经费全部自筹。不久,在“青抗会”的推动下,各分会相继开办了双涧、板桥、立仓等20多所抗敌小学,学生达1500多名。
为了扩大政治影响,“青抗会”创办了《大家看》墙报,每天一期,张贴在县城钟鼓楼下墙壁上;为了建立舆论阵地,出版了四开版的《前锋报》会刊,内容有时事政治、消息评论、诗歌漫画等,每周一期,每期印数三五百份,发至各分会和县城有关单位。《大家看》和《前锋报》对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发动民众,教育青年,揭露黑暗,推动全民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臧克家为《前锋报》题字“红灯笼”,意指《前锋报》像红灯笼一样明亮,星星之火照耀蒙城。
为解决活动经费问题,“青抗会”决定筹办一个“大同书店”,并把书店作为中共的地下联络点。书店的经营商品除宣传抗日的小册子外,还有进步报刊如:《新华日报》、《群众周刊》、《拂晓报》等,都是通过涡阳新四军联络站传送来的。
同仇敌忾旌旗猎
1939年5月,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从永城东进淮上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活动在蒙城涡河以北地区。“青抗会”为了培养骨干,选送了部分会员到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学习,并派邵光到板桥向中共豫皖边省委副书记吴芝圃汇报工作。吴芝圃肯定了“青抗会”的抗日活动,并由李芝生介绍邵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邵光返回蒙城后,立即发展“青抗会”骨干陆振亚、李茂修二人入党,并建立了党支部,邵光任书记。
中共豫皖边省委和新四军游击支队为发展蒙城的抗战局面,特派张辑五来到蒙城。张辑五到达后迅速成立了中共蒙城秘密县委。县委决定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青抗会”内部。通过培养和锻炼,先后有近20名“青抗会”会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着工作不断深入,“青抗会”力量逐步发展壮大,很快由城内普及到农村集镇,各地纷纷建立了“青抗分会”。以小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青抗会”成员到1939年底已发展到1000多人。同时,20多所抗敌小学校,在校学生达1500人,既解决了穷人子弟入学受教育的问题,又扩大了“青抗会”的群众基础。
为积极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所有抗日力量,“青抗会”主动搬到国民党县党部院内办公,同国民党左派合作共事,并指派马敦五出任国民党《蒙城日报》编辑,邵光、卢锡球为记者,利用舆论工具宣传统一战线。
1939年夏,根据豫皖边区党委关于重点抓骨干力量的培训和抓地方政权的指示精神,“青抗会”利用暑假时间,在双涧小学举办了百余人参加的“青年研究班”。主要学习《论持久战》等进步书籍。为了扩大影响,“青抗会”先后派一部分骨干成员分别去国民党省、专署办的区乡干训班和县保甲训练班学习。结业后有10余人被任为区员、乡长、副乡长、助理员,为抓基层政权,开展农村抗日斗争创造了便利条件。
浴血烽火映丹心
1939年10月,新桂系李品仙主皖后,反共势力迅速抬头。蒙城县长马忍言因坚持抗日被调离,继任者是自称“东方希特勒”的反共急先锋袁传璧。此时,中共蒙城秘密县委书记张辑五奉调回到涡北根据地,邵光等三人组成了中共蒙城工委,继续坚持地下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