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李家武>>正文
遇 见
作者:李家武
浏览次数:
2024-07-25 15:39:30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遇见,是美好,是缘分。

    退休后,也或许是由打小那句“我爱北京天安门”,油然而生为祖国的伟大和繁荣而感到无比自豪的心境,趋使着我依心而行北漂打拚……

    从北京襄阳企业商会,到中国长城学会,又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中国智慧乡村研究院,一幌啊,这就5个年头过去了。

    在京城,遇见了很多事,也遇见了很多人。

    正像一位朋友所说,“别人收获的是黄金”。则说我,收获的,只是鲜花和掌声。

    其实,我想,只要坚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我都深感问心无愧,我也依旧无怨无悔。

    我觉得,人生没有退休,目标一直工作!

    退休了,意味着从零起步;

    退休了,意味着思想成熟;

    退休了,意味着经验丰富;

    退休了,意味着不懈奋斗(根据国家现行政策,退休干部在研究会、学会兼职,年龄可至70周岁。意味着我还有持续工作多年的机会)。

    张爱玲说:“人的一生注定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理想型的惊艳了时光,踏实型的温柔了岁月。

    理想型的只能仰望,而踏实型的则可以平起平坐。

    也许,为了追寻那我所喜欢的,能陪我走到最后的,可以温柔了岁月的事和人。

    2024年7月1日,我掷身一人来到了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

    在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5号5号楼门前,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工作人员迎接我,随即带我穿过一楼大厅步入电梯上了二楼。

    米良会长在办公室,很客气地安排茶水,热情地接见了我。

    他介绍说,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经国务院批准于1995年10月成立,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一个全国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

    2023年,是西部建设吹响新发展号角、向高质量发展目标加速迈进的一年。面对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世界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发挥协会的作用。聚焦一带一路峰会,借助西部地区各自优势,深入研究经济融合发展规划;聚焦绿色发展战略,构建标准体系,深入研究保护“绿水青山”的重大意义;聚焦西部发展各自的差别,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入研究探讨搭建高质量全方位合作的平台;聚焦“三服务”、“三统一”要求,开展系列研究,支撑政府决策,服务行业企业。西促会人以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

    2024年,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促进西部发展中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将协助推进数字化驱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协助西部地区全面解决经济、社会、科技、法治与环境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他接着说,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岗位,虚位以待,迫切需要党建、协会工作专家等有识之士,携手共谋发展。

    我就米良会长提出的一些问题,向他报告了我的基本情况和想法。

    最后,米良会长就后续工作衔接事宜,让我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沟通和交流。

    没有惊艳的开场,没有动听的告白,却依然会刻进生命的脉络。

    《西游记》云: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就像苍苍茫茫的大海上漂浮的一叶浮萍,尽管如此也能彼此邂逅。有缘分的人,就算世界再大,自然也有遇见的机会。

    相识有缘,倍加珍惜。我对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产生了浓厚兴趣。

    从研究的视角,我开始收集资料。

    《知青牛人米良(林青)》,这篇博客文章吸引了我。

    “在北京、在海淀,米良的本名其实不如他的字更有名,他的字叫林青。也就是那个在海淀创立全国第一个民营美术馆的著名画家林青。”

    原来,北京至高美术馆新馆坐落于北京长春桥路新起点嘉园,投资近亿元,2006年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我这才知道,北京至高美术馆拥有国内一流的展览环境、领先的基础设施、杰出的名家名作。馆长林青先生,系职业画家,著名策展人,全国工商联企业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万里长城迎奥运》文化工程策划创建人,曾荣获奥组委颁发的贡献奖。

    《艺术家米良追寻长城二十年 再造新时代“精神长城”》,这是2019年11月11日《中国网》的报道。11月4日至10日,《我和我的祖国——长城艺术作品巡展》首次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办,此次巡展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北京至高美术馆联合主办,中华英才半月刊杂志社、北京米府书画研究院协办。

    此次巡展中的作品都是艺术家米良先生主创的“长城”文化工程的丰硕成果,这些作品再现了不同时节、不同地域、不同情景下长城的丰姿与神采:从公元前656年的楚国方城到公元1368年明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等;描绘了长城历史人物、保卫长城等历史故事以及长城脚下的生活场面等内容。

    据悉,“长城”文化工程始于1993年,至今已历经20多个春秋。在组织策划“长城”文化工程的二十余年间,米良先生身背画夹、肩挎相机,往返于山海关与嘉峪关,拍摄了上万张长城摄影作品,积累了丰厚的有关长城的素材,为后来画家们描绘长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此外,为了保证“长城”文化工程作品的顺利完成,米良先生曾亲自驱车奔赴中国各省,从老年知名艺术家到青年美术新秀,逐个拜访、诚挚邀请。

    据原鲁迅美院院长、现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宋惠民回忆:2004年,米良先生为了邀请他参与“长城”文化工程,在春节前一天冒着特大风雪,亲自驱车来沈阳,但由于风雪太大,京沈高速公路封了路,米良先生便义无反顾选择走陌生而崎岖的老道,终于在夜里10点过抵达沈阳。“从此我便与长城结缘,越来越被长城的永恒的魅力所吸引,同时也使我与林青(即米良)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很投缘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在原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申建军眼中,米良先生是一个兼具“追求”和“坚持”两种难得品质的艺术家兼实业家,“多少人想对长城作一个艺术的集中表现,多少人想为长城艺术贡献出自己的全部艺术才华、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真正这样做到了的人中有一个就是米良。”

    米良先生的“追求”和“坚持”也体现在他创立至高美术馆的初心上。二十多年前,居住于北京市海淀区的米良先生发现,作为一个高校林立、人才辈出的著名文化教育区,海淀区却没有一个像样的美术馆,这便激发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使命感,由他出资建立的民营性质的至高美术馆虽然不大,但它体现了一个个体艺术家对艺术和社会的贡献。“这样的事本来不该由一个艺术家来做,但他的追求,他的坚持,就硬是把这样一件难事做成了。”申建军如是说。

    2008年,在耗费了大量金钱、时间、精力之后,包含了米良先生自己作品在内的《万里长城迎奥运》油画艺术展,在北京奥运会前的历史时期揭幕了。

    时间一晃十余年过去了,值此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为了推出《我和我的祖国——长城艺术作品巡展》,米良先生亲自组织了一百多位中国当代知名画家,以万里长城为主题,创作了一千多幅长城全景绘画作品,表达他们对长城的理解、对艺术的探索追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据悉,这一创作队伍里汇集了来自中央美院、中国美院、鲁迅美院等艺术院校的艺术家,和海外华人艺术家、在京著名艺术家以及资深顾问团体等,从而保证了“长城”文化工程的艺术水准。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象征和宝贵的文化遗产,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饱受过无数血泪和战火的洗礼,其内涵十分丰富,思想价值尤其深厚。米良先生主创的“长城”文化工程的创作是一次创新,它在艺术和文化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此次《我和我的祖国——长城艺术作品巡展》也旨在弘扬长城文化精神,同时让创作者与观赏者之间,在物质实体的长城之外,建构起一条文化意义上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我进一步了解得知,米良,男,汉族,1956年4月出生,祖籍山东牟平,生于辽宁锦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作为“知青”下乡到吉林省并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走上美术创作道路。其主要作品《长城》被人民大会堂、国家统战部收藏。

    有人说时光很美,美得让人总想留住。其实,时光美,只是遇见了一个倾心的人,亦会成就更加美好的时光。

    人这一生,遇见对的人,会让人生更美。遇见对的人,让你觉得人生值得,那么这份遇见就有了意义。

    2024年7月7日,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第五届新领导班子,走进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大课堂,开展了“牢记嘱托不忘初心,凝心聚力共创辉煌”主题宣誓。

    通过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感悟和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辉煌历史和丰功伟绩,深切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严格自律的简朴生活、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弘扬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襄阳篇章研究
·下一篇:无
·弘扬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襄阳篇章研究
·陈志华、赵静一、李家武:弘扬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襄阳篇章研究
·让延安精神普照襄阳这片红色热土(组图)
·湖北襄阳先行先试建设“三美”乡村(组图)
·延安精神进校园 红色基因代代传——宋双伟一行调研襄州弘扬延安精神工作(组图)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延安精神(组图)
·写好党史信息为红色旅游呐喊助威
·清平乐·八达岭
·习近平总书记妙提“不到长城非好汉”
·让亮剑成为常态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遇 见
许言:河南郑州:弘扬长征文化 传承长征精神
特稿:河南郑州:弘扬长征文化 传承长征精神
无处安放的前外交部长,今天揭开他身上所有
白鼻:刘伯承元帅与中印反击战(图)
陈民安:谭震林、刘永生留下革命足迹的小村
华野三十四旅勇夺河梢桥
朱志明:迫击炮平射的发明者
“三顶”如鼎
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