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何光耀莅临襄阳调研指导工作。在听取襄阳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江万丰、副主任叶和平关于襄阳党史工作的情况汇报,以及各县(市、区)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座谈发言之后,何主任评价襄阳党史工作在市委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史志系统谋篇布局、亮点纷呈,主要体现在“四个注重”上。
一是注重队伍建设。2013年初,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领导班子全部空缺,实际在岗人员仅12人。2016年10月配齐领导班子1正3副。2018年3月,干部满编在岗24人。现有干部平均年龄40岁,最大57岁,最小25岁,35岁以下干部10人。本科以上学历2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研究生在读2人(1人被推荐学习地方志专业)。全市9个县(市、区),8个是党史和地方志二合一机构,1个(宜城市)是党史、地方志和档案三合一机构。
二是注重整体谋划。先后争取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四个管总文件:《中共襄阳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襄阳市地方志工作实施办法》、《襄阳市2016-2020年党史工作规划》和《襄阳市促进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争取把史志工作纳入了全市两个规划:2014年7月,市委印发《襄阳市2014-2020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要求“加强党史国史教育”;2016年1月,《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历史文化档案、史志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重视史志鉴研究开发工作,争取建设史志馆,全面提升史志鉴研究开发利用水平。”2014年,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史志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2015年,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史志资政工作的意见》;2016年研究出台了《关于构建“大史志”工作格局的意见》;2017年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史志科研工作的意见》,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指导性文件体系。争取多部门研究制发多个关于史志工作的文件。建立完善全市史志系统“一盘棋”的工作体系,构建起了“大史志”工作格局。
三是注重主职主业。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共产党襄阳历史》第二卷(1949—1978);持续编写出版《襄阳改革开放实录》一至三辑;启动党史三卷本和组织史第六卷编写。2014年,在全省首家创刊《襄阳大事月报》,首次编纂《襄阳年鉴简本(2014)》实现当年出版。2015年,创刊《襄阳史志》资政刊物,在全省率先开通史志微博。2016年,规范建立史志文化“六进”示范点15个。2017年,在评选命名两批10个襄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基础上,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推荐襄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组织党员参观学习,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接受红色教育。坚持抓好史志宣传工作,连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湖北党史网刊发信息稿件数量都名列全省市州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