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江苏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召开大会,命名表彰了86个省双拥模范城(县、区)、45个省双拥模范单位和63个省双拥先进个人,南京市11区荣膺“省双拥模范区”,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南京日报》7月31日)
八一之际,隆重表彰,激情颁奖,可喜可贺。这也是军地改革进行中的一件大喜事。江苏历来是拥军大省,已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满堂红”,兵城南京市则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省和市双拥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新做法。双拥工作起源于延安时期,实际上从我军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了,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不可能有人民军队的从胜利走向胜利,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人民军队一路走来,双拥工作一路升华。从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到芦荡演绎出沙家浜传奇;从一辈子拥军的庄印芳、周宏英老妈妈,到陈巧云、李彬的大爱人生;从湖南路女子民兵连、东部战区模范通信女兵连、二妹子民兵班、开山岛民兵哨的奉献,到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的展陈……仅江苏大地浓浓的国防文化、鱼水之情感人至深,书写着双拥文化的时代篇章,全国各地的双拥工作更是你追我赶,你新我更新,新时代的双拥工作更是我们实现能打仗打胜仗、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强军目标的重要支持方式。
今年初,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的诞生,标志着退役军人管理改革,也催生着双拥工作体制需要进一步升华,从而为强军提供强大的支撑。为此根据自己的一些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一、双拥网络: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会见全国双拥模范时强调的这句话应当成为今后做好双拥工作的指针。随着改革的深入,退役军人管理自成体系后,原来一些本部门可以自行解决的事情,必须通过部门之际的协调,横向协调的要求和难度变大。因此,双拥协调机制和职能需要进一步强化,从而把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做好双拥工作不只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事情,而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事情,只有跨部门、跨军地协调机制的加强,才能把相关工作做好做实,这是新的形势任务的要求,也是改革之后必须做好的一件重要事情。
二、体制编制:目前的退役军人事务部跨军地设置,全国各地都要参照这一模式进行,同时要做到军地合署办公,并参照老干部局处的设置模式,管人的机构必须深入到各个角落,所有的部门、单位都要有退役军人管理服务机构或加括号的结构,可以设在老干部处、人事处、本单位退役军人多的可以以退役军人事务处、老干部处并列,如有必要可以单列。这样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才能深入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末梢,每个党组织都要有一个以上退役军人成员以上且担任退役军人工作委员。同时双拥网络要健全突出出来并融合到其中。
三、宣传阵地。建议在《中国社会报军民融合周刊》、《中国双拥》杂志、《中国退役军人》杂志、中国双拥网等基础上创刊《中国双拥报》这样能跨部际之间兼容军地各行各业,而不是只叫《退役军人事务报》的面太狭窄对外影响力一般自我局限,当然如果能更大气一些直接办一份《雷锋日报》,用毛主席的手迹为报名,把路子拓宽。
四、全新组织。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既然不只一条线的工作,而是一大面的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各单位各部门,但这项工作的每条线又是一条长线,转业干部及安置、退役军人及安置、军人干部管理、优抚,还有一些工作需要依赖别人做的,军属就业、孩子上学、双拥联系、老同志保障、文化建设等等,都需要求人的,加上花钱要找财政部门、购物要与相关部门沟通等等,因此就要把各种小组建设好,才能调动各种资源,实现双拥最大化,解决目前的现实问题。
五、创新办法。基于目前退役军人的现状与问题,除了建章立制解决通用问题,也要因地制宜,拿出解决问题的特殊办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需要全社会行动,政策支持,更要特殊政策解决当前的问题。我建议能不能按年龄段探索解决。如六十岁以上的重点是解决养老问题,50以上解决养老衔接问题,30-50主要解决就业和创业问题,为养老打基础。30以下让政策提供更多帮助问题。否则,一锅煮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