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枫:85岁,安徽定远人,南京军区司令部第四干休所副军职离休干部,南京军区原装甲兵副司令员。
宋孔广:82岁,山东乳山人,南京军区司令部第四干休所副军职离休干部,南京军区原装甲兵副司令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新年伊始,在南京军区司令部第四干休所,宋孔广、许枫两位老人异口同声地吟起毛主席这首诗时仍是激昂高亢、意气风发。前者是“渡江第一船”的见证人,后者曾率部开坦克通过南京长江大桥。这些当年跟党抗日的老八路也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享受者和历史的见证人。
转眼间,两位老人离休20余年,住在长江之滨,感受长江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百道彩虹跨两岸,称雄江河比全球”。随着老干部“万人看南京”的队伍,走进规划馆,漫步长江边,端坐汽渡上,眺望高塔苍穹,注目彩虹飞架,浮想联翩,心潮澎湃。许枫忆起当年指挥部队驾驶坦克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情景时无比自豪:“1969年9月26日8时,我带着部队驾着百余辆坦克和汽车,组成一路纵队通过长江大桥,接受许世友司令员的检阅,结果桥身稳定,纹丝不动,让毛主席放心了,中国人自己建设的大桥真是结实!更没有想到的是,1978年前,长江宜宾向下只有4座大桥,到去年底已达60多座,增长了15倍。如今,整个长江上已有110多座大桥,新大桥建设的新工程依然不断出现,真乃换了人间啊!”
宋孔广说起南京的长江大桥,滔滔不绝:“南京长江大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标志,时时刻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南京长江二桥以其628米主跨,把日本多多罗大桥、法国诺曼底大桥甩在后面,成为我国大跨度斜拉桥的经典之作;南京长江三桥以世界上第一座‘人’字弧线形钢塔斜拉桥出现,让南京借着大桥速度跃升。时下,南京长江四桥已经开工,将铺设高铁、普铁和地铁六条轨道的大胜关高速铁路长江大桥桥墩像庞然大物一样突兀在江面上,真正是桥桥飞架南北,天堑皆变通途。”
许枫接过话茬说,在长江上架桥是世世代代的梦想。公元225年10月,曹丕望着长江:“嗟呼,固天所以限南北也!”发出千年一叹!王安石则以《泊船瓜洲》表达幽怨、排遣忧郁!古代在长江上架桥比登天还难。孙中山先生虽将长江建桥思想写进《建国方略》和《实业计划》,却没有变成现实。只有新中国成立后,才在1957年建成了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1968年我国工人阶级在外国专家撤走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自行设计建成了举世闻名的南京长江大桥。每当有老战友来看他,他都会带着到南京长江大桥、二桥、三桥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这些桥梁的雄伟、深厚、博大、震撼。他总是豪迈地说:“外国人能行的,我们中国人能行;外国人不行的,我们中国人也能行。”
江城芜湖是当年打响渡江战役的地方。芜湖长江大桥建成后,曾特别邀请并批准当年“渡江第一船”的见证人宋孔广和他的战友们上桥观光,望着奔腾汹涌的江水和川流不息的船只,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一幕似乎就在眼前。“苏通大桥、江阴大桥、润扬大桥、九江大桥……”宋老如数家珍讲着自己去过的大桥,格外兴奋:“从上海到芜湖近500公里的江面上,在建或建成12座大桥,每一座大桥都如一条巨龙锁江,江面百舸争流,桥上车辆穿梭,蔚为壮观。再往上游看,红军长征的皎平渡不再天各一方,重庆长江两岸县县通上大桥,而长江源头第一桥被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大桥刷新,川藏线金沙江上的竹巴龙、岗托大桥,也由旧桥变新桥,索桥变水泥桥,钩索过江的情景想看到都难了。桥梁是实力的象征,一座大桥就是一座丰碑,它不仅把江南江北连成一片,也为强国强军造福百姓生活创造了条件,古人望江兴叹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长江大桥逐步增加,只是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