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上来看,我国是否有条件在全国高速铁路网全面恢复350公里时速的运行速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上的问话,问出了民众的心声。 自从2011年高铁降速以来,民间“恢复350公里时速”的呼声一年高过一年。总书记对高铁时速的关注,是一个信号。可以说,降速近5年来,高铁恢复350公里时速的时机已经成熟。(《现代快报》6月7日)
因为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故,铁道部下令全面降速,并把责任推到了技术上,当时我们就讲火车不是蜗牛,何况当年这一段路只是250公里速度的路段,而发生事故时只是几十公里的速度,且是低级得不能再低级的最不可能的追尾事故,显然不管怎么掩盖,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典型的责任事故,与速度没有关系。这次总书记关心起高铁恢复的事情后,铁总又辨称会增加成本和不安全因素,是不是想通过提速之机再涨价一把呢?是不是以后出了事故怪领导?记得最初南京到上海就是跑的350公里,70分钟南京站直达上海站,打个嗑睡就到了。如果说全部恢复难,现在有几个关键问题要考虑的,经常不恢复正常速度,一些问题毛病长期得不到发现和纠正,反而隐藏着,更不利于铁路未来的发展,速度恢复后就增加了赢余空间,可以开多趟车,比如徐州至蚌埠段因为饱和能否开行350公里,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广深高铁、成渝高铁、京沈高铁能否开行350公里呢,至少有一部分开行,既是积累经验,也是一种差别化探索。关键是强化管理,特别是几种速度的车一起跑,带来的安全问题如何克服?象地铁同速始终保持一定的车距,是不是所有车到了这些路段都恢复相同速度,前后排队通行呢?同时,我也对到处修高铁线感到担忧,需要这么多高铁线吗,客流上不去,成本会不会上来?还贷负担是不是更重了?说来说去,希望后面修高铁线学习金温铁路尽量用老车站,离城里近,出行方便,不要让邯郸到邢台式尴尬越来越多,这两个城市普车一个小时就到了站在城里,高铁节约几十分钟多花了钱不说,因为两个高铁站进城都各要一个小时折腾,这样就必然导致将来还要再修城际线,中等城市的地铁跟不上,就要把车站往城里靠靠,要多想着百姓出行有多难,成本有多高?特别是夜间打的要多花多少钱?有的城市高铁站离机场还比较远,需要乘车前往,很折腾,你从重庆北到机场去排队买地票都挤得够你累的呢,当下海口美兰机场、上海虹桥机场、郑州新郑机场、长沙黄花机场等实现了高铁对接或经过无缝换乘,我们南京到机场除了乘大巴就是乘地铁,也要折腾一个小时,如果能实现十分钟到的高铁多好呢。建议加强大城市空港的高铁经过零换乘或支线对接,这样本省附近的人可以直接从机场到达各地,比如南京机场到南京南或南京站再换乘或不需要换乘就可以到南通、徐州、苏锡常方向的乘法,象郑州站开行的机场等地来车换号不换车续乘的办法就很好,当然不换车号完全可以的。总之,铁总要放下身段,拿出勇气,敢于当,不要自己决策的事,都要总书记亲自催,这工作不仅被动,如果还提速不起来了,就不知道人们怎么想了。看到有作者称铁道系统的人说只能开350最高速度的说法是不对的,现在的高铁是按照380标准建的,而且当年的铁道部长在京沪中间段开出了五六百的速度。希望高铁在安全中恢复正常,将来的真空高铁早日出现,让南京到上海十分钟,到北京半小时的梦想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