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绒花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是“一事三节”点缀和特色,也是当下年轻人婚礼上的新时髦,可绒花艺人赵树宪多年来只招到一个徒弟,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愿意传承这门绝活;同样,仿古木雕现有的省级传承人、南京工艺美术大师王学龙的主要徒弟就是他的女儿一人,虽有不少求学者但学几个月就走了,让这一省级非遗技艺面临“濒危”。(新华日报)
刚刚过去的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再次给我们的非遗传承敲响了警钟,不少民族文化绝活面临失传的危险和尴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技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成的,需要一天天磨砺,时间越长功夫越深。学习非遗技艺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下冷板凳,有着“铁杵磨成针”的意志和坚守,才有可能成功,期望速成的想法是不可能的。
时下有的热门且市场较大的非遗技艺可能踏破门槛,而大多数仍处于冷宫状态的却门徒难寻,应该说是比较正常的现象。然而,把非遗绝活传承下来,让民族瑰宝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民间的需求,更是政府的责任。一旦失传,对后人对民族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除了民间的努力和坚守外,相关部门当努力作为,呵护好这些“濒危”的非遗手艺行业,如同保护“濒危”动物一样。比如,可以设立非遗培训班,让有兴趣的人得到系统学习的机会;设置非遗绝活助学金,鼓励人们钻研非遗技术当好门徒;给冷偏的非遗文化多一些推广和展示机会,让这些非遗艺人也“吃香”起来,走红出去,甚至由“冷”变“热”。
总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非遗传承不该成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