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8日在珠峰大本营与金色珠峰
图为2012年10月9日练红宁万里边关行在西藏聂拉木县樟木口岸,后方为中尼友谊桥
图为2012年练红宁与搭伴上珠峰到樟木的驴友在樟木合影
万里边关行20121008在珠峰大本营临时邮局前
万里边关行20121008在珠峰大本营碑前
练红宁万里边关行20121008离珠峰最近的照片
珠峰前武警边防战士升起的五星红旗练红宁摄影
练红宁万里边关行20121009到达樟木口岸
樟木口岸的边检展示板练红宁摄影
据媒体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地震还引发了世界最高峰珠峰的雪崩,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不由是让我想起三年前万里边关行到达樟木和珠峰的经历。
我们五个人是从拉萨拼车搭伴上珠峰的,经过7号一天的行程,从羊湖、江孜到达日喀则。除我练红宁和司机外,有一个是河南新乡老板叫吴春江,另两个是呼和浩特机场的夫妻孔占林和白笑男,他们俩都是警察。2012年10月8日一早,原定参观扎什伦布寺的行程,被司机更改了,说是要赶路上珠峰。我们一早天还没有亮就披星戴月上出征了,先是来到一家租睡袋的地方,租了睡袋买了氧气,就急忙踏上新的征程。
在拉孜县城西边一个叫查务乡的岔口有个牌子,直前去通往阿里的狮泉河,左转就是樟木和珠峰。转过岔口,继续上去就是5200米的加措拉山口。不远处就能看到高高的珠峰了。
这里还有一个318国道5000公里处的景点。从上海人民广场到这里有5000公里远了,据说这318是中国最长的国道,由于限速的原因,我们只能边走边停。直到下午,我们才到了定日县城边上,吃过饭后,买了不少干粮,以便晚上在珠峰大本营扎营住夜。司机没有选择从这里的上山路走,而是从前面50公里处的一条便道上去,虽然道路不平,但是路相对不错,比起我们第二天早上下山的好路反而要好走得多。
来到了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一切都是新鲜的,除了数十个帐篷屋,还是可能算是最高的邮局了,在这里可以买到明信片既可能带走,也能寄走。司机说,这里的帐篷到十月底就会撤掉了,因为山上下雪就上不来了,本来就是缺氧的地方再遇上冷那真是不好受的。我们两个车上,另外一个车上一个北京的刚退休的女同志,一个是上海的七十岁的老奶奶。真是不容易!北京阿姨好象身体很是扎实,没有什么感觉,那个上海奶奶却是吸了一晚上的氧气。我们几个年轻一点的包括那个车上的一对上海夫妻,好象都感觉没有睡好。在西藏好象谈不上男女分开房间睡,无论是青年旅社,还是这种帐篷里,人家根本没有性别之分,大家都睡通铺,当然也没有听说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当然,我在夜里也感觉到很是压抑、胸闷,可是我的氧气嘴儿掉下来了,压不出气来,只得承受着,其实这样做危险的,不值得学习。好在夜里我又找到手机照亮了,才安装上去了,又吸了一些氧气,才好些。而据他们说,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有的还1-3点看了几个小时的流星。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星星很亮,流星很多,也让我想起那一年独行长江时在沱沱河兵站屋沿下看星星的情形,当然跟这里的星星密度比差远了。“白天兵看兵、夜晚看星星”正是咱们高山和戎边守岛军人的写照。
话又说回来,我们到大本营后,先是看到了著名的绒布寺,它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巴松乡南面珠穆朗玛峰下绒布沟东西侧的“卓玛”(度母)山顶,地势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所以景观绝妙,从这里上去一点才是我们住营的帐篷区。绒布寺全称“拉堆查绒布冬阿曲林寺”,属西藏宁玛派寺庙,是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始建于1899年,由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创建,位于珠峰北麓的绒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距珠峰峰顶约20公理。寺院分新旧两处,旧寺位于新寺以南3公里处,靠近珠穆朗玛峰,尚存莲花生大师当年的修行洞,以及印有莲花生手足印的石头和石塔等。新寺建成于1902年,绒布寺一度规模较大,曾有十几座属寺,有的还在尼泊尔境内,后因历史原因被毁。现今主寺下面有八个附属小寺,包括一个尼姑庵。由于绒布寺距珠峰顶约20公里,所以这里已成为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营。从这儿向南眺望,是观赏拍摄珠峰的绝佳地点。从这里向南眺望,可以看到珠峰山体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群峰之间,令人望而生畏。每当天气晴朗,能够见到山顶有一团乳白色的烟云,像一面白色的旗帜在珠峰上空飘扬,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旗云”,堪称世界一大奇观。
整个绒布寺依山而建,一共五层,现在仍在使用的只有两层。据说当初之所以把寺庙建得这么高,主要是图这里清静,便于休息。这里信奉宁玛派。寺外白塔下的玛尼堆是当地佛教信徒们为自己祈求好运的。绒布寺主殿正面供有释迦牟尼、莲花生等佛像。僧尼同住一个寺庙开展佛事活动,兴盛时曾拥有僧人300多名和比丘尼300多名,20多个殿堂;现在僧人11名、比丘尼8名,设有1个诵经殿和1个殿堂。
绒布寺距珠穆朗玛峰峰顶约20余公里,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就把珠峰尊为神明。西藏佛教噶举派祖师米拉日巴(1040年至1123年)曾在珠峰一带的山洞中修行达九年。在藏族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中,将珠峰及左右两侧的四座高峰誉为“长寿五姊妹”(即五位女神,为扎西次仁玛、婷吉希桑玛、米玉洛桑玛、决班震桑玛、达嘎卓越桑玛),珠峰被称为“第三女神”、“后妃神女”、“祥寿神女”。在藏传佛教绘画中,代表珠峰的神女全身白色,骑一头白狮,右手高举一柄黄色九尖金刚杵,左手捧一大长宝瓶,俊秀神武。绒布寺依山而建,脚下的绒布河是由珠峰北坡的三大冰川——东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西绒布冰川部分泉水汇集而成的冰水河流。珠穆朗玛峰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山岳冰川就有15条,最大的绒布冰川长达26千米,平均厚度达120米,最厚处超过300米以上。这些冰川类型齐全,其上限一般在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其中最大,最为著名的是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绒布冰川冰舌平均宽14千米,面积达86.89平方千米。
到了驻营地,还要乘车继续上去约8公里了,如果走了的话可能要一个小时,也不一定吃得消,加上尘土飞扬,海拔上升,用水紧张还是乘车比较好。到了观看珠峰的山丘后,边防武警先是给我们提出不能拍照和不能张开标语旗帜等要求,后到帐篷里一一登记身份证。当时人们纷涌,武警小战士招呼大家排队,曾是军人的我不由得劝大家,排好队支持战士们的工作,大家才静下来排成了队伍,听武警战士讲要求后才一一进入帐篷。我留意了这里的武警战士,穿着大衣的他们个个都是脸发红发紫,真正奉献的高原军人啊!特别是到山丘上那个坐地上,冻成一团了,太不容易了。我们看过之后,可以下山进帐篷暖一暖,可是这里是他们的岗位,他们常年累月地守在这里啊!辛苦了,边防武警战士!据了解,2008年11月,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成立下属珠峰派出所,20余名边防官兵,在海拔5200m以上的区域,担负起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北侧的治安防范、边防勤务、打击违法犯罪任务和为游客提供服务等职责。
由于这里的风太大,我们只能戴着口罩和墨镜,等我拍过那个珠峰大本营碑后,也不知道是兴奋还是跑得太快了,爬土丘时竟然心跳过快,不得不暂停一下,还好吴春江上来拉了一把,我上去了。时间不长,太阳已经被高山挡住了,我们站的地方不仅没有了太阳、阴影下来,连拍照片的亮度也不够了,人就开始拍得不清楚了,天也突然变得冷起来。下丘后,我一看还有一面国旗,于是赶紧抢拍,终于抢到了一张在珠峰前面飘扬的国旗。其它都由于光线变暗拍得不明显了。乘着车,我们又回到了驻营地,赶紧进入帐蓬里。后来藏族老板又给我们每个有下了一碗面条,不过他做的面条还真的好吃,可是却没有能够吃饱。我们只好吃了带的一些干粮,又不敢早睡,因为睡得太早夜里会醒来,而且要解手,很是不便。等到九十点钟,我们才一个个开始睡觉,但是仍然睡不着,反正不知道何时睡着了。中间时醒时睡的。
说起珠峰,我自然想起了西藏登山队。2006年5月在浙江宁海县参加首届十大徐霞客颁奖晚会时,在《徐霞客游记》开篇地浙江宁海与西藏登山队党委书记尹逊平同宿舍,并有幸认识了西藏的登山女英雄吉吉。吉吉还给我留言题字。2008年11月26日,我在中国军网上写下了《我所认识的吉吉》一文,表达敬仰之情。全文如下:2008年5月8日,是一个举世欢庆的日子。上午9点17分,中国登山队成功将奥运火炬接力传递登上了世界最高峰——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创造了奥运史上的又一奇迹,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壮举。当我从网上第一时间看到这一消息时,激动得流下了幸福的热泪,这是我们中国人写下的历史,创下的第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全人类的自豪。
晚上22点多钟,我一方面给登山队的首棒火炬手吉吉发了短信,一方面与西藏登山队党委书记尹逊平电话联系,向吉吉和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表示热烈的祝贺!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的贺电所说,举办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是中华儿女向世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中国登山队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和艰苦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圆满完成了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任务,充分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深刻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的一次壮举,是中国人民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献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说起吉吉,不能不想起2006年5月18日,我因获得首届十大徐霞客热心推荐奖(2007年获得二届提名奖),到浙江宁海参加首届当代十大徐霞客颁奖典礼和宁海徐霞客开游节的过程中,因为与西藏登山队党委书记尹逊平同住一屋,而更多地见到了这位获得首届当代十大徐霞客称号的巾帼英雄、登山队员、国际运动健将吉吉。吉吉领奖时流下了热泪,因为她这个奖是颁给她和她已牺牲的丈夫仁那的。在中国登山界,只要提起仁那和吉吉的名字,没有人不树起大拇指的,因为他们是惟一一对同时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夫妻。2005年5月27日,仁那在攀登迦舒布鲁姆峰的途中不幸遇难……仁那把生命留给了神山,留给了永恒!妻子吉吉继承仁那的遗志,作为中国女子登山队队长的她继续着攀登之旅。
今年38岁的吉吉(1970年生,西藏林芝人),1984年到西藏体工大队田径队;1989年8月登上了海拔6330米的唐拉昂曲峰顶峰;1992年中日联合攀登海拔6500米的姜桑拉姆Ⅰ峰登顶成功;1996年参加中日联合攀登队,成功登顶海拔7320米绰木拉日峰;1999年5月为取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圣火,与爱人仁那一同登上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2000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被自治区妇联评选为“全区三八红旗手”;2002年参加中日联合登山队,登上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后被选举为自治区人大代表;2003年10月参加西藏第三届登山大会,登上了海拔7024米的念青唐古拉第三峰;2005年3月参加中国女子登山队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活动,于5月22日再一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一枚,被西藏自治区妇联评为全区“三八红旗手”,任命为全国青年委员,评选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2006年被中央电视台评委“十佳运动员”称号;2007年7月12日,与14座探险队队员一同登上了海拔8068米的世界第十一高峰——迦舒布鲁姆Ⅰ峰的顶峰,成为登顶此峰的首位中国女登山家。
组委会给他们的颁奖词是:吉吉、仁那:没有一对夫妻,能像他们那样,把浪漫书写到珠峰之巅。他们坚韧的脚步,在雪峰上铭刻下了祖国的印记。他们生命的荣耀,在珠穆朗玛上闪烁炫目的光辉。然而,冰川哭泣,雪山敬礼,仁那魂归神山,吉吉披棘再战。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勇者之风,山高水长。
在宁海,吉吉非常和气,平易近人,临离开宁海时,我有幸作为惟一的个人求得了全部十大徐霞客的题词,其中吉吉写下的是“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确她的攀登之路在不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