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直是关注热点。在昨日的采访中,《大公报》记者就如何保护南京古都,如何看待真假古董之争发问。杨卫泽回答说,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积极抢救、全面保护、合理运用、加强管理。“刚到苏州的时候,很多房子要去修大家就要争论,你不去修一场火烧掉了没人吭声。你积极地去抢救、积极地去保护可能大家提出这样那样的议论,我想南京也有这样的状况……”杨卫泽强调,不能因为有众说纷纭的议论,就以一种不负责的态度搁置,否则文化遗产会在有意和无意之间最后走向消亡。(《扬子晚报》2014年5月8日)
我认为杨卫泽先生对待历史文化的理念是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和主动作为的态度。诚然,在当前做好事非常难的环境下,只有勇于面对、不怕争论、不怕丢官、科学决策、有效协调,才能把事情办好办实,即使遇到一些杂音,也只能证明好事做得越早越好,等完全没有了杂音了才去做事,那要等到猴年马月,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保护历史文化的方式和方法是多样的,主动作为才是正确的方向,具体的实施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是修旧如旧。尽管这是最理想的方式,但是现实中永远不可能出现。例如,万里长城东段的保护和修复中,大多采用这种方式,最突出的要算水上长城、山海关及老龙头等地,拯救文物要敢于维修及时抢修,不能眼巴巴地看着风吹雨蚀和自然倒塌。修复是对待任何文物的首要条件,没有一代代人的修复,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所称的秦长城吗?
二是改造创新。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和黄鹤楼全是后人重建的,也未必是古代的模样和格局。其中岳阳楼是1984年重修,在它1700余年历史中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余次;滕王阁是1989年重建的,历史上重建达29次之多;黄鹤楼是1981年重建的,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难道我们可以说它们是假古董?人们常说的三只腿的桌子如果修修订订就会弄坏文物,那么,做个方套式补腿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这样让桌子站起来了,也让文物近乎完整了,岂不是好事?因此文物保护和修复还需要大家在智慧中创造。
三是保留残缺。如在圆明园遗址上重建圆明园就没有必要,否则耗资巨大代价高昂,而且摧毁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罪证!更何况我们还有故宫、颐和园。再就是中山陵的博爱牌坊上有一个石柱当时锯短了后接的,难道我们非要换一根完整的石柱才算美吗?
少争论,多干事,是我们工作的基本方针。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秉承的就是这个态度,否则哪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变化。没完没了的争论,只能耽误时间,错过时机,给历史和后人都留下遗憾。文物保护如果固步自封,思想僵化,光论不干,今天的人们恐怕只能住着草棚子,穿着树皮,走着羊肠小道,还能开汽车、乘火车、住进高楼大厦、用上电灯电话电脑,谈什么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因此,任何事物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让文物保护走上科学的正道,才能不负于历史不负于后人。
文物保护要坚持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既不能穷和尚守庙,身在金山不识金,行嘴皮式保护,无为而治,无所作为,眼巴巴地等着房子慢慢自然倒塌,又不能想当然地乱来,随意大拆大建,瞎改造乱标新,两者都对文物有害无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动用社会资源和资金进行文物保护,需要克服畏难情绪和各种利益羁绊,本身就是很艰难的事情。不敢面对挑战,不敢横刀立马,试图百分之百满意,甚至个别人有意见就搞一票否决,那任何事情也干不成。这方面的亏我们已经吃得不少了,有些决策本身没有错,却因为前期程序或者群众工作不到位,给后期工作带来了相当的被动和麻烦,补救不力甚至误了工期、影响安全,最后反而牺牲和损害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政府和决策部门的形象和诚信也受到创伤。古人尚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今天的决策者们不妨多一点法制和智慧,发挥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集思广益,让群众同舟共济想方设法支持和帮助办成好事,达到人民工程人民做。这一点,上海在许多公共决策上,就是先走群众路线,让群众讨论,请群众出谋划策,时候成熟再报批和上马,既干成了事,又得到群众的拥护。急躁冒进、匆匆上马等作风往往容易把好事办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