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改革方向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该部已经成立了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经济观察报》5月10日)
真不知道如此教育改革是为了谁?难怪网友惊呼:一夜回到解放前。
改革为了谁,这是根本性问题,决定了改革的性质、任务和目标。如果从局部的、私心的立场上去看问题想思路,势必带来严重的方向错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更何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近年来,教育产业化带来的问题十分严重,人才培育正掉入摇钱的误区,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去深化改革的话,自然结果是贻误国家贻误人才。试想,把本科学历教育全部改为职业教育,而突显改革力度之大,甚至用这种花样来邀功请赏就大错特错了。
这种思路与现实要求相违背,也不是改革的最佳选择。一是招工用人的唯学历论,让人们已经不寒而栗。许多优秀的人才正是在最初的择业和后面的竟岗中因为学历、学位限制而败北,失去了再创造的机会,尤其是当前对第一学历的苛刻和要求,不管是自学的还是深造的第二、第三学历都已经被忽略不计了。二是社会岗位的不定性,需要人们知识多元化。当前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不可能干得太久,机关的要轮岗,企业的要常新,甚至年轻化,过去术业有专攻,一个岗位干一辈子的情况不太可能了。仅仅满足于职业教育,就必须让这些人将来四五十岁面临新岗而无以选择,遭到残酷的淘汰。三是教育改革可多走融合之路,把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既学技能又取学历,两全齐美,岂不是更好?现在还搞中专、大专职业教育,简直是开历史的倒车!教育改革不能靠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而是要与国家的人才战略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搞职业教育就剥夺学历教育是极其荒唐的、不讲道理的,也是不得人心的。
其实,教育需要改革的内容和方面很多,任务也很艰巨,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国家和人才着想,才能做出科学的设计,即使改革也要先试点,后实施,不要搞抢跑,不要搞运动。我们做改革设计的“医生们”当首先要会看病,把病因找对才能开方,还要根据病情病患的轻重及部位,考虑轻重缓急及诊疗次序。比如说,广州政协委员提出的中小学学制压缩1-2年的问题,可以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和压力,减少孩子们的光阴浪费,增加人们就业和工作的时间;再比如,全民义务教育阶段拓展的问题,不少地方已经拓展到12年到15年,但是许多发达地区仍然不肯在教育上投入和免费,说明对教育的认识还很不足;再如:教育公平问题、择校问题,现在却演变成了名校化、小班化,几个学校一个名校名的咄咄怪事,这与教育公平、集体精神、核心价值只能是南辕北辙。还有就是教育浪费的问题,大量的时间用来学英语,考四六级,还怎么可能去钻技能学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