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练红宁(新长征人)>>正文
纵横边陲抒壮歌独闯万里边关行纪事及历险记(组图)
2014-10-14 10:12:39
作者:练红宁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2007年5月4日,练红宁在老山拍下戍边英雄连战士们义务讲解老山英雄事迹的画面。

通麦天险,练红宁摄于2013年9月24日

通往墨脱的盘旋路,练红宁摄于2013年9月25日

练红宁万里边关行2013年10月1日在西藏阿里狮泉河桥上

练红宁在万里边关行20131004在神仙湾哨卡

万里边关行2014年10月5日在通化市杨靖宇雕像前。(练红宁提供)

万里边关行2014年10月6日到达丹东在虎山长城上远眺。(练红宁提供)

2014年10月7日万里边关行到达辽宁丹东在中朝友谊桥和鸭绿江断桥间。(练红宁提供)

2014年10月8日在丹东鸭绿江中朝友谊桥前展示万里边关行的地图。(练红宁提供)

2007年10月2日在红其拉甫界碑前

20110930向抚远东方第一哨哨长闫石赠书

万里边关行在珠峰大本营碑前

万里边关行 离珠峰最近的照片

2007年5月1日万里边关行在南疆起点广西东兴口岸

2008年10月1日到达新疆裕民著名的小白杨哨所拍下的照片

    上:万里边关行纪事篇
 
    10月1日-8日,我练红宁沿着吉林、辽宁东部边陲经过最后的冲刺,终于完成了独闯万里边关行的征程。自2007年5月1日从广西防城港东兴口岸启程,断续利用休假时间分段进行,穿越8年总共历时106天,沿内陆边疆辗转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9省区,征服千山万水,最后到达辽宁丹东,行程3.3万余公里。我国陆地边境线长2.2万多公里,本来想两年内完成的,后来由于工作忙,只能利用长假和休假分段推进,一直坚持了8年才实现这一目标,实在是不容易。一路上,品读岁月沧桑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祖国边关翻天覆地的巨变,感受边防军民大爱奉献的情怀,祭慰魂驻边陲戍边守疆的英烈,抒写英雄时代振兴中华的壮歌。以老兵的视角寻访英雄连队,了解边关文化,敬祭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独特笔触抒发边关情、军民情、奉献情,写下行记诗歌数十篇,拍照片数万张,海拔最高处是到达了5380米的神仙湾哨卡。边关之行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惨痛教训,看到了边防军人的真情奉献,看到了边疆的发展变化,看到了烈士的伟大英灵,感受到边疆稳定、边贸活跃、军民奉献、边境安宁,体现出我们的自信、开放、和谐、发展,更坚定抒写边关,传播正能量的信心。

    也许有人把我的远征归结为自由行,其实并非一般的旅游,而是文化苦旅、红色追寻,走的多是一般人不能去或者去不了的地方。回来后我将把万里边关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成书,并举办“十年长征十万里”图片展,吸引更多的人走向边关,慰问军人,祭奠英烈,关注国防,感受奉献精神,实现中华梦想,下一步推出黄河行、海疆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回忆“四长”很欣慰

    《西游记》主题歌唱着: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就在前方,在不间断的行走中。弹指一挥间,十年过去,长征、长城、长江、运河及边关行终于成为历史印迹。

    2004年5月28日,我承载三次重走长征路的老红军陈靖的遗愿,踏上了万里征程。从1986年至1992年,陈靖老人不顾年迈三次重走长征路,为长征历史研究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正当他准备带着我四走长征路时,却因病离开人世。为了完成老人的遗愿,我利用40天探亲假,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孤身重走长征路,以当代军人的果敢、智慧和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征服万水千山,行程11000多公里,成为孤身成功重走长征路的第一位现役军人。这一年是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我为此写出了《长征路上读长征》等多篇文章发表,其中《万里长征起于都》使得于都这个红军长征总出发地的影响得以扩大。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从古代齐国长城的西端———山东济南岭子头出发,从中国最东端的丹东虎山长城转折,穿越山海关、嘉峪关、阳关、玉门关等天下名关,寻访平型关、狼牙山、冉庄、太行山等晋冀地区主要抗战故地,最后到达新疆库尔勒的天下最后一关———铁门关,孤身勇闯万里长城,行程8900多公里。《长城之上读长城》也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2006年4月23日,在渡江战役胜利纪念日和人民海军诞生日,我从上海开始了独行万里长江的征程。纵横穿越长江流经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市区,最后到达位于青海西藏交界处的长江源头———格拉丹冬。100多天行程1.2万余公里。克服高温酷暑、高寒缺氧、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等困难,攀高山、踏高原、寻圣地,考察长江两岸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寻访长江周边的著名战事和名人轶事。拜访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新长征人邓玉平、当代名记者范春歌及部分老红军等上百人,摄影1.8万多张,录相12盘,记下日记百余篇。

    2007年,已经转业的我以“脱下军装仍是兵”的境界开始了运河行。利用数个双休日,沿着杭州、嘉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徐州、济宁、聊城、德州、沧州、天津、北京等16个城市,对全长约1794公里的运河文化和城市古迹进行考察,为推进大运河申遗成功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副馆长周新华欣然写下了“走过三长读中华,再行运河阅古今”的题字。

    “四长”的成功奠定了“五长”的基础,其收获是共有的:锻炼了身体,磨砺了意志,开阔了眼界,接受了洗礼,荡涤了人生,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人民的智慧、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中国军人的神勇,更是从中悟出挑战极限、不屈不挠和勇往直前精神。这些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十年长征十多万里,先后重走长征路,单闯万里长城、独行万里长江、踏访京杭大运河、进行万里边关行,并穿插中华名山行、渡江战地行、雷锋青奥行、江苏抗战行等,出版《一位现役军人的长征》、《仰望珠峰》等书籍,两获徐霞客奖,被媒体誉为“长征哥”、“独行侠”、“新长征人”和“当代徐霞客”。迟浩田、向守志、李水清、傅奎清、周克玉、魏巍、高玉宝、罗开富、张云泉等老前辈和徐洪刚、公举东等青年英模分别为他题字鼓励。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多次刊登过相关报道和文章。
 
    品阅历史读沧桑

    历史是一面镜子,边疆是历史的写照,边疆是血火的洗礼,边疆是和平的期盼,边疆是巨澜的书章。走边关过程中,我总是要去参观纪念场馆、走访旧址遗迹,只有亲近它,才能感受历史的沸腾和悲壮,获得时代的力量。古代就有许多包括诗歌在内的边关文化。唐代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辛弃疾的《边关遗梦》: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望阙台》——十年驱驰海上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诗中都是边关的写照,也是今人可以寻迹的目标,让边关文化充满了神秘和向往。

    在东北边陲黑龙江,我被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的黑土文化所吸引。在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府和督军署前,在鹤岗万人坑、在鸡西虎头要塞、在牡丹江东宁要塞(包括内蒙古海拉尔的日军要塞和万人坑遗址)、在黑河瑷珲古城,在孙吴抗战纪念馆、日军731罪证旧址及慰安妇、电厂、水坝等旧址,在拜访了当年死里逃生的该县惟一健在的91岁劳工马永春老人的过程中,我的耳边再次响起“落后就要挨打”的警言,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国兴民福。

    在西藏的英雄城江孜,曾上演了一幕幕江孜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史诗,至今此处仍保留着1904年英国“远征军”侵略此地时,江孜军民保卫祖国领土的抗英炮台。县城中心的宗山,既是江孜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历史见证,又是现今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宗政府建筑遗址。江孜向南的亚东县也有一片曲美辛古抗英纪念碑,记载着抗英的历史,纪念包括在曲美辛古(即今西藏亚东县)战斗在内的两次抗英斗争中牺牲的先烈们。1904年,英军为打通进入中国内地的门户,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侵略西藏的战争。1792年清朝宫廷福康安奉命率1700余人开往前线与藏军联合作战,藏汉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将侵略军全部驱逐出境,被占领的聂拉木等地全部收复。

    这只是边疆历史的缩影,不少是血写的历史,是抗争的历史,在和平的环境下,我们更不能忘记过去的屈辱和牺牲。

    国门巨变边城强

    国门的变化是边关变化的晴雨表,从小木桩到巍峨的国门,正是祖国走向强盛的标志,也是边境开放和和平的体现。在广西大新边境,中越界河归春河上游的德天瀑布,虽然深居边寨,依然游人如织,商贩涌动。在这亚洲最大跨国瀑布前,可以领略两国边境的美景,两国边民、游客相互挥手、微笑,这才是和谐友谊的幸福壮景啊!在云南西部,既有西双版纳的热带美景,又有瑞丽风光的旖旎、火山地热的能量、和顺古镇的繁华,更有史迪威公路的纵横穿越,“飞虎队”英雄壮举的永久记忆、西南抗日战场的巍巍丰碑,都让人留连忘返,充分揭示着中国人民为什么不可战胜的深刻道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新疆,西陲三关格人引人注目,红其拉甫、霍尔果斯、阿拉山口,昔日的丝绸之路,如今的西部通衢。登上海拔5100米的红其拉甫,却发现雪线不再孤零,除了守边的解放军、武警战士外,还有不少的游客和车辆,更有乐意与中国游客合影的巴基斯坦大胡子军警,大家相安无事,拍照留念,观景看人,这是中巴友谊的见证。

    跨越巴丹吉林沙漠,走入二连浩特的国门里,却发现这里有个独特的国门展,把全国的国门都浓缩在一起,让我眼前一亮。国门的变迁,正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写照。过去温饱都不能解决、加上闭关锁国,那能有这么多贸易往来,哪能有这么多的口岸,哪里建得了这么多壮观的国门!而中国最大的国门满洲里,异域风情打造出最有特色的边境城市,五代国门印证了祖国飞速发展,这条红色通道也记载着中俄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去年9月25日上午,我来到最后一个即将通公路的墨脱县,发现这里海拔仅1100米,并且周边还生长有水稻,是西藏江南的江南,绿色映眼帘,环境很舒适,非常的美丽,称得上是摄影家的天堂。通车后的10月31日我在微博上写下一诗:“墨脱公路喜通车,孤岛莲花不间隔。西藏江南春色美,天堂摄影唱新歌。”得到西藏日报总编辑崔士鑫老师的转发。

    国旗飘扬、国徽威严、国门壮丽、国人自豪、国境旅游。边关行的所见所闻让我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祖国才能强大,只有走出去请进来中国才会繁荣富强。边关成景点,既是国家的自信,也是实力的象征。当我们徜徉于边关景点或出入国门国境时,我们会深切的体会到,我们的背后是一个伟大的祖国,我们的周身是一个和谐和正在崛起强大的中国。

    军民融合卫边陲

    走边关、看战友,正是我行走的内涵。在老山上,当我将自己的新书《一位现役军人的长征》送给战友们时,他们感觉到亲人来到面前。正是一代代军人守边,树起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时代丰碑,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什么是坚守。

    在祖国的南疆,被炮弹削去9米仍高1400多米的老山主峰,虽然远离云南麻栗坡县城且山路蜿蜒交通不便,前来参观的人却络绎不绝,“戍边英雄连”的战士在山顶当起了义务讲解员,这里有陈列馆、烈士雕像、主碑,还有猫耳洞、战壕、瞭望哨等。走近这里,“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一家不圆万家圆”诠释更加明晰。他们不仅是守边的卫士,更是老山精神的传人。下山途中,更遇到曾经以团长之职战斗在这里的一位老人弃车爬上老山丛林中,弄得工作人员四处寻找。离开老山,我在想,是什么精神让我的战士在和平时期能够奉献牺牲,是什么精神能够让我们的河山一寸不少,走上老山无疑就找到了这个答案。如今的战士们,每天就在山顶站岗、值勤、训练、讲解,他们与内地的战士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了喧嚣的城市,只是寂寞的山林,这里没有花前月下,只能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但是正是这些边防战士,让我感受到他们才是真正的军人,真正是吃亏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边防战士守边的艰苦,不到现场是无法体验的。站在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大风如刺,太阳辣毒,白天被风和紫外线侵蚀,晚上高寒缺氧难以入眠,我们游客也许看一下拍张照就可以离开或躲进帐蓬了,然而却有一批武警边防官兵常年守护在这里并为游客服务,看到他们紫红色的脸庞和“老人”一样的手,不由得敬佩和心疼这些小战士,正是他们要行动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高原精神,才让我们能够来到这里欣赏美丽的珠峰和边景风光。

    在西藏第一个女子边防派出所——南伊乡边防派出所、在新疆风口第一哨、西北第一哨、著名的小白杨哨所、神仙湾哨卡,还有保障新藏线、川藏线畅通的交通支队等等,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们克服高寒、缺氧、孤独、荒凉、风沙等恶劣环境,在生命禁区创造生命奇迹,象白杨树一样为祖国站岗,呵护人民的安宁,小白杨哨所的战士薛胜写下“金戈铁马铸利剑、边关男儿赛白杨”,更是表达了边防战士的心声,后来小白杨的栽种者、转业回家乡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委孙扎齐牛录乡政府工作的程富胜还专门写信鼓励我的边关行。冬天,北极漠河等不少哨所的战士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执勤巡逻,那些让相机镜头都失效的地方,那些气哈出来能结冰的地方,那些白雪皑皑甚至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地方,却是边防战士的第二故乡。珍宝岛等不少昔日的军事战场和重地向游客开放,体现出自信和和平。在黑龙江抚远乌苏镇东方第一哨的升旗仪式上,我面对国旗在乌苏里江边升起,眼中的泪水潸然而下。随后,我向哨所赠送了我的《一位现役军人的长征》一书,并写了一首小诗:“乌苏黑水雄鸡冠,奉献为国守境边;无愧东方迎日哨,人民看我长城坚。”

    在新藏线上,一个个军人的脸庞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本色。无论是“三十里营房医疗站”的昆仑女神,还是在喀喇昆仑山上写下“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誓言的七尺男儿们。我有幸来到5380米的神仙湾哨卡,在连长刘鑫帮助下爬上了瞭望塔,呼呼的寒风让我觉得身上冷飕飕的,每爬一个台阶都有些喘气。指导员王启杰跟我聊起连队的家常,介绍神仙湾的战士们缺氧不缺精神。快到冬天了,这里是唯一一个吃冰块的部队,冬天要储备一屋子冰块。战士们用水是流水线,洗脸洗脚冲厕所,一滴水都不能浪费。据了解,这里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昼夜最大温差30多度,冬季长达6个多月,一年里17米/秒以上大风天占了一半,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而紫外线强度却高出50%。王启杰还告诉我,建哨初期,官兵们靠着一顶棉帐篷、一口架在石头上的铁锅,每天吃压缩干粮、喝70多度就沸腾的雪水,硬是在被医学专家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站住了脚,牢牢地守住了祖国的西大门。从那时起,一代代神仙湾人在这里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谱写着一曲曲边防军人卫国戍边的赞歌。

    在已经白雪皑皑的长白山天池,游客匆匆,军人却在2500多米的高度守边执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深处,我们的军人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航天城,把一个个航天器送到太空,体现出老一辈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新一代奋勇向前的斗志。祖国边关处处都有我们的战士,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坚强的国防,他们永远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英烈精神照人间

    边关处处埋忠骨,英烈精神照人间。正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边疆的安宁。在南疆的麻栗坡烈士陵园、在腾冲的国殇墓园,在新藏线上的孔繁森烈士墓及阿里烈士陵园、康西瓦烈士陵园、叶城烈士陵园,在小白杨旁的孙龙珍烈士墓前,在东北的赵尚志、杨靖宇、杨子荣等烈士陵园,在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只要遇到的烈士陵园都会去向烈士鞠个躬,表达对英烈的景仰和敬意。

    去年7月22日,《解放军报》刊登记者行走青藏和新藏线的《天路行》让我读得非常振奋。于是提笔写下了《世界屋脊上的大写忠诚和人间奇迹》发表在8月19日《解放军报》上。“青藏线、新藏线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英模人物,都让我们梦里追寻,高原散布的烈士墓碑更是我们荡涤灵魂、洗礼人生最深刻的课堂。在我万里边关行的脚步即将奔向阿里的时候,《天路行》专版无疑给我上了出征动员的一课,这一课使我的步伐更加坚定,追寻更加扎实,因为那些为祖国边防奉献的战友正是我要学习的对象、要讴歌的人物,那里有着无限的启迪、无限的丰碑、无限的情怀。”

    去年10月5号上午,我来到最高的烈士陵园——海拔4280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看到一景:如今,经过这里的车辆和游客,都要上来“看看”烈士,献上水果和香烟,已成为一道独特的祭奠仪式。这里也是驻喀喇昆仑部队官兵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军魂教育基地。

    在小白杨哨所旁有座烈士墓,主人孙龙珍是家乡泰州人。我在孙龙珍民兵班班长李雪燕的陪同下,拜访过小白杨哨所后就来到老乡女英雄孙龙珍烈士墓前,停下来瞻仰献花和鞠躬。说起烈士,作为“孙龙珍”传人的李雪燕滔滔不绝,充满了无限的敬仰之情。孙龙珍的老家是我们泰县泰西乡郑家村,现在好象属于泰州海陵区九龙镇了。1959年19岁的孙龙珍支边去了新疆吐鲁番,1962年主动请缨到裕民执行“三代”(代管、代耕、代牧)任务。1969年6月10日,在反击前苏联入侵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战斗中,身怀六甲6个月的她不顾阻拦参加战斗,不幸中弹牺牲。1974年,新疆军区在此设立塔斯提边防哨所,所址选在孙龙珍烈士墓边的山岗上。1969年8月,孙龙珍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并追认为中共党员、建陵立碑,同时成立了“孙龙珍民兵班”。2003年,兵团161团在烈士生前战斗过的塔斯特村建立了“屯垦戍边”陈列馆和“孙龙珍纪念馆”,与小白杨哨所一起,形成了一道爱国主义教育的风景线。多年来,我一直通过不同方式向孙龙珍烈士表达敬祭,向家属表示慰问。带着对烈士的怀念、对哨所的眷恋,我回望着这片红色的土地,走向另一座边防哨所,走向另一个界碑关卡,但这个哨所使我读懂了整个边关。

    位于阿拉山口的“风口第一哨”有位英魂哨兵叫吴光胜,阿拉山口首任边防站长,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是参加过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老英雄。1962年吴光胜带队在这里“三峰骆驼一口锅,顶风冒雪住地窝”战斗了22年。1984年离休回老家江苏,2001年辞世前留下遗嘱,死后把骨灰撒到边防连官兵巡逻的路上,“生为人民站岗,死为祖国守边”。“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每年要刮200多天八级大风,夏天高达42℃,冬季寒至-40℃。”

    这几个哨所让我看到了边关战士火一样的热情、风一般的精神,使得生命的价值、奉献的价值、军人的价值都得到了体现。

    在煤都鹤岗的赵尚志纪念馆前、在牡丹江八女投江群雕和纪念馆前,深为寿山将军,为赵尚志、赵一曼、杨靖宇等人的英雄气节所动容;在石油之都大庆的铁人广场、陈列馆前、铁人井旁,在密山北大荒纪念馆里,深切感受到大庆精神的不朽和北大荒精神的伟大,没有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繁荣与小康;在海林的杨子荣烈士陵园、在克山的毛岸青纪念馆,看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无与伦比的气概;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和抗美援朝纪念馆,让我更加相信实力是祖国最强的后盾,只有让国家强盛起来,才能不受欺凌,才能幸福安宁,才有边境和平。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跟着奶奶一同瞻仰的两位丹东小学生女生热情地给我当讲解员,并从小路把我带到锦江山公园的解放辽东烈士纪念塔处。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设施后,我更加认识到,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先烈,是革命前辈的牺牲奉献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安宁;我们更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努力传承先烈精神,发奋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江苏抗战故地行的思考(组图)
·下一篇:无
·练红宁:纵横边陲抒壮歌独闯万里边关行纪事及历险记(组图)
·江苏抗战故地行的思考(组图)
·练红宁:江苏抗战故地行的思考(组图)
·人民的黄金周岂成教授的面团
·景点免费应成为新潮流
·城市雕塑需要城市意境
·大学生,光嘴硬是不行的!
·莫为维权忽悠所忽悠
·把历史文化瑰宝请出来
·关键是为人民服务意识强不强?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纵横边陲抒壮歌独闯万里边关行纪事及历险记(组图)
练红宁:纵横边陲抒壮歌独闯万里边关行纪事及历险记
特稿:纵横边陲抒壮歌独闯万里边关行纪事及历险记(
中国古代玉佩饰诗话趣说
原中央苏区福建省连城县山龙村——80年前的红军标语
邹善水:原中央苏区福建省连城县山龙村——80年前的
特稿:原中央苏区福建省连城县山龙村——80年前的红
全国红色旅游导游员、讲解员培训班在青原区开班(组
华蓥山的红叶林(图)
特稿:华蓥山的红叶林(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