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刊发社评《打通200米肠梗阻,需要“马上办”》并配发南京站南北广场不通、公共交通枢纽“零换乘”尴尬的报道。凭心而论,这种“决策后遗症”,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南京南站公交无调度管理站房,运行一年才挤出来。(《现代快报》9月11日)
一是决策要多从群众角度着想。现在有些决策想当然,未用先病,一用就病,经不起检验和考验,问题就出在没有从群众角度去考虑细节。比如:宁杭高铁句容西站很偏,就不如当初将瓦屋山站北移一些放在句容南部建成句容南站,兼顾两地,省去一站,既能增加车次,减少浪费,特别是利用宁杭省道国道便捷实现换乘,而且有利于茅山的旅游开发;再比如,一些县城贪大求洋把长途汽车站放得很远很远,有些县城还弄上几个车站,把人都转晕了,晚上乘长途车到站乌灯熄火,回城区不打车都难,实在是折腾加浪费,费了时间又费钱。
二是先天不足不该盲目上马。朝令夕改、边做边改,是当前一些项目和决策的奇葩做法。尤其是不讲科学的盲目决策,导致先天不足,发现了再弥补,又前怕狼后怕虎,甚至弄巧成拙,拆东墙补西墙。象新建小红山客运站与南京站零换乘对接,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在选址上可能必须最大化最科学,假如当时参考南京南站,将南京站后场一起立体化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不仅客运空间大了,而且也会更加美观和方便,实现两大车站的整体升级。如今小红山客运站已经显得未老先衰、运力不足,不向东继续拓展不行,而且把南京站未来北扩的空间也挤没了。
三是当务之急“马上办”。其实“马上办”不难,有关部门协调一下就有戏了。几条措施可供参考:一是地铁站可实行限时免费过站。考虑到两站运行约2分钟,可考虑从地铁南京站穿越者从进闸到出闸4-5分钟内免票。二是无公交卡者可安装1-2个特制的1元通道卡机,让人们购卡进出站台,前两条技术上应该不成问题。三是加紧对3号线地铁通道进行补救或设置,也可以对1号线地铁通道或南京站出口通道改造或增隔,在安全提前下实事求是实现利用最大化。四是增设一条地下通道,即便挖深一些,用电梯对接,尽快实现互通,真正为民办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