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范振春艾奇郝成英在原南京武警学院作报告时给女战士们签名,练红宁摄影
宣讲团到某基地受到欢迎练红宁摄影
走进南京军区司令部第四干休所,最先看到的是徐向前元帅的题词:“永不淡忘老同志的功勋!”
然而,本可在干休所里颐养天年的老干部们,却没有躺在“功勋”上享清福,而是自发组成了“老干部宣讲团”,用自己九死一生的丰富人生阅历激励教育年轻一代。
宣讲团成员一讲就是30年。近日,金陵晚报记者拜访了几位代表,品读着他们波澜壮阔的不老人生。
宣讲30年:感染年轻人传播正能量
南京军区司令部第四干休所不足20平方米的荣誉室,就像一座袖珍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每一位老干部的简历和老照片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
30多年来,他们拄着拐杖、悄悄服着救心丸,坚持将这些故事作为火种,结合时代特点,为年轻官兵、大中小学生、军校学员、社区居民做了一场场精彩的宣讲报告,并被南京市聘为首批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顾问,曾受到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等领导的赞扬。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了他们“播火”奉献的专题新闻。人民日报评论称他们“老当益壮志更坚,老共产党员们义务作报告,表现出对党无比热爱、对革命无限忠诚的精神令人敬佩。历史不应被忘记,和平年代更需要以报告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来激励人们学习和继承优良传统。”
今年新年伊始,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给其中一位老首长回信说:“读了您的《铁甲雄风》深受教育,这是一本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用老干部的话说:“给年轻人点把火、添把柴、加把劲,用老年人不多的蜡烛燃旺年轻人的火焰,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比起牺牲的战友,我们做这点事算得了什么呢?”搭挡14年的原所领导俞翠平、张玉楼说,宣讲团让老干部晚年生活更加精彩,干休所三获全军先进,老干部功不可没。多次参与组织老干部宣讲活动的南京市商务局转业干部张峰说,听老首长的报告就是读革命历史,让自己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记者寻访:每位老干部都是一本书
在人和街某小区,金陵晚报记者见到了91岁高龄的朱恒怡。老人高大魁梧,依然是位挺拔的军人。
朱恒怡是华东装甲兵坦克队首任指导员,人生与华东装甲兵发展史相连。1938年,16岁的他不及面辞父母,爬山涉水到抗大一分校学习,毕业后奔赴东北和华东抗日战场。1947年,他被调到华东野战军特纵坦克队任政治指导员,直干到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
朱恒怡念念不忘的是华东装甲兵由6辆坦克发展而来。1947年1月,华野在鲁南战役中歼灭了国民党军第26师和快速纵队,其美式坦克、榴弹炮、汽车等重型武器装备横七竖八地躺在临沂等地方圆百余里的战场上。根据华野首长指示,大家把这些装备抢修好,1947年3月3日组建了人民子弟兵的坦克队。后在淮海战役中,坦克队共缴获坦克90辆,装甲车100辆,接收解放过来的坦克技术人员300余人。1949年7月7日扩建的坦克团参加解放上海的入城式,接受了陈毅、粟裕等三野首长的检阅。从此,坦克兵成为“陆军中坚、铁甲雄师”。
来到老干部李启予家,老首长鹤发童颜,让记者不敢相信他已85岁高龄。他和老伴坚持数十年到玄武湖健身锻炼,手挽手地散步,尽享快乐生活。他坚持每天读报看书,还在电脑上写诗写体会,到网络上遨游。自离休后,这位隐蔽战线的老兵,从没有停止过对军事的关注,他和战友不仅对电视剧《潜伏》热捧有加,而且成功破译了打捞出的中山舰上密电文。作为技术尖子,他结合自身的经历给部队作报告时,总是希望新一代官兵千锤百炼业务精,做人忠诚可靠。他透露,当年陈毅曾经自豪地说:“蒋介石发给其军长师长的电报,都要发给我陈毅一份嘛!”
老侦察兵陈序生的家里,满墙的字画让记者目不暇接。他说,离休后除了参加宣讲团,就是学会了书、画、诗、文四大本领,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1949年我军活捉了一名40多岁的敌军少将师长,由当时才19岁的侦察参谋陈序生审讯。这个大胡子师长对眼前的年轻人不服气。陈序生心里有气,但还是安排侦察兵到俘虏营找到了敌师长的夫人,让他们夫妻相见。敌师长被我军俘虏政策所感动,交待了作战意图,加快了解放福建的进程。
不能忘却:生命不息播火不止
宣讲团的主要骨干,如今已有多位长眠。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关于他们的故事。
2006年9月20日上午,数百人来到石子岗殡仪馆,送别身经百战的老红军邹志成。邹老1932年从江西横峰参加红军,担任过陈毅的警卫员。1949年作为惟一的团职干部出席开国大典,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军第一个水兵师的师长。1982年离休后,邹老自发宣讲革命传统,后与战友组成宣讲团并担任团长。每天要注射两针胰岛素的他,总是有请必到,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2005年5月6日,从将军到士兵、从老人到孩子、从老师到学生,许多人自发前来,为79岁的伤残老八路、军旅作家、宣讲团秘书长艾奇送别,三位上将给他送了花圈。艾奇参加过孟良崮、济南、淮海、上海、一江山岛等战役战斗和抗美援朝,受伤致残并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多次。1983年离休后,艾奇先后出版了《中国第一乡》等10部著作。宣讲团报告他做得最多,人走到哪里报告做到哪里,在生与死、苦与乐、奉献与索取、奋斗与享受等方面教育和影响着年轻的一代。英雄徐洪刚来南京政治学院读书,拜访的第一个老革命就是艾奇。《解放军报》离退休生活版主编卜金宝在悲痛中写下《怀念艾奇老人》一文:“艾奇老人走了。在我心中,他是一片大海,一座高山,是我永远学习的楷模!”
陕北老兵郝成英每一次作报告,他都唱几首陕北民歌,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延安、南泥湾。在解放太原战斗中,他的营长把被机枪打中流出的肠子捧起来揣到肚子里继续战斗。虽被大家强行抬下了阵地,终因流血过多,晚上9时壮烈牺牲。
新四军老战士张本清、顾雪卿,作为皖南事变的幸存者,在报告中让人们知道皖南事变那令人心酸的经历……
附件:
他们都是宣讲团的一员
第四干休所所长陈愈生、政委何苏榕也向记者介绍了其他没能一一上门拜访的老干部老阿姨。
1、渡江第一船见证人、南京军区原装甲兵副司令员宋孔广——他荣立过一等功,多年的征战中7次负伤,致残3处,至今身上留着弹片。 2、“死神不收的战斗英雄”刘伦——在淮海战役中被敌人炮弹炸起的泥土埋了半截,耳朵震聋了,后来的战斗中帽子也被子弹掀掉过。1947年被授予华东人民英雄称号。 3、唱着苏北小调宣传八路军的范振春——为动员群众当兵,他唱起“叫老乡,快起来把战场上,快把兵当,莫叫日本鬼子来到咱家乡……”小调动人,比开会效果好。 4、从上海滩走出的蒋旦萍——虽然眼睛基本看不清东西了,却坚持每天请人读报,听他的报告如听哲学家的演讲。 5、曾任南京军区通信部原副部长的刘文璞——曾机智地摆脱敌人,保护了通信设备。 6、“八路诗人”江洪涛——先后出版了《风雨吟草》、《晚晴词曲集》…… 7、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的刘禄曾——她来到志愿军9兵团政治部敌工部任英文翻译,被誉为上甘岭的“夜莺”,曾演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的新故事。
……还有丁锐、许枫、王子玉、崔瑞生、董枫文、陆井夫、高如珍、李晓光、朱庆芳、张介元、房福生……干休所每一位老干部都是宣讲团的成员!
(照片由沈珠雷 董学军 练红宁摄影或提供)
重温入党誓词
八旬老兵崔瑞生(左)与李启予交流摄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