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烧纸、敬香嗑头等传统扫墓习俗已不太为年轻一代接受和实践,而天堂寄语、网馆追忆、生态祭游、赋词吟联这些高雅、现代、文明的清明民俗到吸引着年轻人。网络、媒体、殡改催生祭扫方式和内容变化为,清明新民俗只有不断培育,适应时代性和文化性,才能获得时尚和实践的空间。
网络、媒体、殡改催生殡葬和祭扫方式的革命,使得清明民俗得以创新丰富和发展。生态式、文化性和超时空的新民俗渐成为新潮,因此需要对现代与传统进行融合,以文化取代糟粕,以高雅胜过迷信和低俗,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追思方式讲究个性和新奇。公墓、骨灰堂前放有贴板、小牌和纸片,祭扫者写上心语与寄往天堂与先人超时空对话,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特别是媒体刊登清明寄语、天堂心语,网络上辟有追思、祭悼空间,都为人们表达哀思提供了新阵地,尤其受到年轻人青睐。当然,这里面也有的寄望于先人“能保佑自己成为大富豪当大官”,有的则抒发出某种仇恨和报复思维,容易变味。心灵抒怀要体现涵养、境界,积极向上、健康高雅、不要记恨,多些相逢一笑泯恩仇,家长尤其要给孩子倡导和谐和善的理念,体现社会责任和高格调的艺术追求。
祭奠方式虚拟化方兴未艾。让故人永远活在网上已经成为时髦,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打开网网络就可以祭扫,敬香、点烛、献花缅怀及留言寄语,点击故人的照片、生平、经历、视频等了解光辉人生。这种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实现全球共享,异地共祭,减少旅途劳顿,影响更大。吴教授表示,富含科技元素的新方式,不妨大力提倡。
生态殡葬低碳祭游是思路。不再保留骨灰且节约耕地的生态葬如树葬、水葬、江葬等也就成为现代人的选择。江祭的时候,后人们通过撒花等方式寄托哀思,“纸钱变鲜花”避免火灾促进文明。目前生态祭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应当大力倡导生态祭与踏青游、文化旅结合,走公益补贴之路,将是克服“死不起人”的墓价和土地危机的有效办法。
现代祭扫可注入许多文化元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成为清明文化的名诗。古代名家墓前有碑廊,不少文人墨客赋诗填词泼墨,寄托怀念之情,成为一种思念文化,其精神代代传承。南京作为陵墓文化之城,其文化深厚是许多城市无法比拟的,不仅帝王墓多,而且名人墓多。然而,由于生活节奏太快和简单化,有许多清明文化习惯正在弱化。如果在先人墓前,特别是树祭时,诵上几首诗词,甚至吟联、留墨、写上祭扫的抒情文章,既可缅怀先人,又能寄托思绪,也会使得祭扫活动更加高雅、文明,记忆深刻。总结和挖掘先人的精神文化,让故人的思想得到传承,应该成为现代祭扫的重要内容,运用如书籍、网络等现代手段,把先人的思想集成并向社会贡献。孔子学生守孝三年,收集孔子言论等,留下千秋《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后人整理他的游记写成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使之尊为“中华游圣”。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这种文化元素,让先人人身远去,精神和思想的光辉永存,并能照耀千秋,轻则成为家族的遗产,重则成为民族的瑰宝和人类的财富,其意义非同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