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练红宁(新长征人)>>正文
无为而治也是毁城
2011-01-20 20:50:40
作者:新长征人 练红宁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据媒体报道,针对各地仿古商业街区日益泛滥的现象,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1月13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家座谈会上呼吁:“不要再搞仿古一条街,因为这不是文化城市建设的方向!”新长征人练红宁认为文物局长一家之言,不仅起不到制止的作用,反而会让此风更加泛滥,因为文物局的职能要做的是做好保护的同时,要有所作为地引导各地向健康的方向努力,无所作为最终只能导致“毁城”事件的不断发生和假古董的层出不穷。

    针对城市改造创新,众说纷纭,各有主张。前不久,因为两者相似,收费收入却远不如免费的杭州西湖,围绕南京玄武湖的升级开放,就曾产生“主动作为”与“无为而治”两种意见,且“无为而治”的观点出自一些建筑专家教授之口占据上风,“主动作为”的观点出自草根和官员之口孤掌难鸣。

    草根的观点很简单,既然玄武湖是历朝历代整治出来的,没有过去的创新建设,至今可能是荒山恶水,不可能出现亭台文化、诗词联赋,我们当然有责任与时俱进,为玄武湖留下一点时代印痕。只要符合它的特点和百姓需求,我们主动作为适当进行一些增减调整,有何不可呢?至于那种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动的观点,是典型的消极思想,体现在城建改造上正是一种懒政行为,也是对未来缺乏责任感。

    谁都知道,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是历史的升华和叠加,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和丰富发展。时下,修旧如旧、保持纯真的绝对化观点,是不切实际的“钻角尖”,特别是现代条件下,给古代建筑里巧妙地装上电灯等适合现实需要的东西,难道都不能吗?象长江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都是历经战火多次重修重建的,有的达到几十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也是多少代人修增的作品。任何建筑文物和历史文化,都需要后人进行修复和升华,否则早消失和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我在踏访长江长城长征及边关的过程中,参观过不少历史遗迹,就是因为人们的无为而治和不加维护不加修缮,让后人看到的只是一堆荒土草丘,这种无为而治的后果与圆明园的强盗火劫结局异曲同工。因此,我们应摒弃无为意识,在保护好的同时,更要注意修缮好,那种一点不能动、原汁原味的思维,最终导致建筑和文物不是倒掉就是垮掉,即使文物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远比实物价值更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实物不在了其文化价值自然也就越来越淡了。

    当然反对无为而治,不等于大拆大换大变大新。关键是我们在城市改造中除了保护好老建筑古文化之外,还要在新的建设中体现文化,特别是城市的新车站、机场、展览中心等大型地标建筑,要赋予更多的中华元素。象武昌火车站的汉代元素就值得推崇,让人出站就会感受到汉文化氛围;象浙江湖州号称“毛笔之都”,我曾建议湖州新火车站建成一个毛笔造型,展示城市文化特点。建筑无特色,城市无特征,让我们的眼睛都看花了,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筑的北京火车站虽然已经五十多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体现出京城门户的地标特征,相比较现在的高铁火车站豪华博大,千篇一律,如果不看名字恐怕真容易弄错地方。不把文化元素赋予到创新和发展上是无为而治的另一种表现,也是人们比较担忧的文化褪色和虚无现象。

    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新长征人练红宁认为,在对待城市改造的问题上,我们既不能自捆手脚、无所作为,又要科学布局、紧跟时代,特别是在创新发展中增加和丰富中华文化内涵,象江苏扬州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水清城美,敢比苏杭,对历史和后人都有了交待。当然,在现代建筑中,我们还要注意树立精品意识、体现文化个性,古为今用,仿而不糙,结合现代,避免山寨,确保今天的建筑文化能够成为百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给深化住房改革提几点建议
·下一篇:从赵忠祥“怒斥”郑渊洁说开去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书写江苏双拥文化的时代篇章(组图)
·周诚、方进、宋爱军、练红宁:书写江苏双拥文化的时代篇章(组图)
·删见义勇为 失教育之魂 毁中华未来
·改革八一节的几点想法
·洋快餐仍有可学之处
·该改改南京站的“亰”字了!(图)
·好一个“只助中国贫困生”?
·南京更应建名人文化博览馆园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