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最近南京地区媒体连续聚焦、人民网新华网等许多网站转载的环卫婆的故事,缘于西祠胡同上扬子晚饭团、南京零距离等版块里贴出的感动无数网友的照片:一个是61岁的杜孙氏环卫“掏沟婆”冬天的早晨赤手掏阴沟;一个是新街口有位65岁“环卫奶奶”翁秀兰。经过多数媒体的延伸,更是感动了读者和听友。这些照片的作者不是什么大腕记者,而是一位叫“徐福庚”的普通拍客。新长征人练红宁认为,他能慧眼拍到这些作品,在于深入生活、善于观察、贴近大众、融入感情,这种关乎民生、民情的拍客更值得感动和敬佩。
其实,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真情,充满了热切的希望和生机,网络世界并不只是表达猜疑、造假和谩骂,而且也是富有生活气息、处处包含感动。每一个网友都是社会的一员,都生活在群众中间,体会到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高尚,都能看到拍到这样的好画面,就看你留心不留心,有情没有情了。时下,一些摄影作者的镜头里只有社会的阴暗面,时时都把玩起标新立异的超脱和异怪,有的甚至只盯着名人大腕官员,似乎普通的老百姓不值得他们去关注,更有甚者有的以拍摄低俗卑劣、见不得阳光的东西为荣。
随着社会的进步,摄影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草根摄影师层出不穷,仅南京就有热心的拍客成百上千。而且除了网络给拍客晒图的机会外,南京地区的媒体也为这些拍客提供了阵地,象扬子晚报的我新闻、南京拍客,金陵晚报的快拍每一天,现代快报的大家秀,都大量发表拍客的图片,象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南京电视台老吴韶韶等都对这些拍客作品进行延伸,报网视联动,产生较好的连锁互动效应。据媒体报道,就是这个叫“徐福庚”拍客,13年业余拍摄的作品发表图文达到3000多篇,剪出了13个大剪贴本,成为自己的业余爱好,他几乎骑车转遍了南京城的角角落落,甚至追踪新闻骑到100多公里远的郊区农村。扬子晚报曾这样介绍:在2008年南京创建文明城市的攻坚阶段,个别区域存在侥幸心理,对卫生死角未及时清理。徐福庚在面对一处脏乱差的角落时,心里也很矛盾:拍还是不拍?他担心曝光后起到反作用。但作为新南京人,责任感又促使他拍下了这个画面,及时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刊登或转载,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随后,南京市即以《人民日报》的报道为警示,全面清查城市卫生死角,为最终获得文明城市赢得不可多得的一分!徐福庚就是这样一个执着的业余新闻人,一只都市“啄木鸟”,一个编外民意观察员。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这些平常的人和事,足以感动城市、感动中国,那么能够细心观察生活捕捉这一瞬间的人更值得我们感动。处处留心皆学问。环卫婆的感动,也让我们特别是年轻人知道了他们的艰辛,也激励我们的网友努力学习进取,在感动中奋发有为:一是关爱城市,做到不吐痰不乱扔垃圾,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二是不断求知,发明出减轻环卫工劳动力的机械装置,把环卫工从艰苦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三是如果将来成为他们的领导也要多关心他们,真正读感动照,做贴心人。
最后新长征人练红宁也建议我们的网友多开展一些向环卫工献爱心和当一回环卫工的义务劳动,既是了解社会,也是一种锻炼,对人生会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