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现代快报》在二版社评互动版上,刊登了一位教授的来信及对上周一读者的建议《南京玄武湖的升级构想》的强烈反应,甚至要求《现代快报》的编辑今后不要发表这样的“骇人听闻”的“构想”了。尽管教授没有说出多少道道来,也没有提出好的建议来,却一口咬定园林、规划、旅游专业方面的专家是不会赞成的。新长征人练红宁读了这位教授的来信和观点,感到有点云里雾里,且不说观点正确与否,口气上就有些霸道不讲理,我们对专家教授很尊重,但教授专家更要谦虚谨慎,不能倚老卖老,特别是要多听听年轻人的意见,不要搞全盘否定,甚至还要吸收借鉴年轻人的意见和建议,“专家教授决定论”已经在实践中让人不敢相信了,典型的黄金周改革是突出的例子。
首先智慧来自于群众。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多少有志之士,多少山野之人贡献了大量的点子。草民的建议和智慧、民间的设想与奇思,虽然有的可能是天方夜谭,有的只是一家之言、胡思乱想、白日做梦,但它们不是垃圾,却是智慧结晶,其中不乏社会发展的金点子、好思路,政府都可以借鉴着科学决策权衡利弊。而作为教授学者,对玄武湖的民间建议有自己更加高超的想法是可以的,但是在自己没提出一点建议的情况下,断然把别人的想法一棍子打死,惟我独尊,甚至公然要求报社不要再登这样的建议,这不是语暴又是什么呢?至少这不是科学的态度,也不是大师的风范。
其次自身岂可代表别的专家。这位教授来信中声称,园林、规划、旅游专业方面的专家是不会赞成的。我想不管一件什么事情,没有一点异议倒是不正常的了。既然教授能对读者的建议强烈反应,难道其他专家、其他群众民意就和教授都是同一个声音,恐怕就是十分害怕的了,也只可能是教授的权威让别人都闭嘴不直声。我们历来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位教授竟然一下子捂住别的嘴,不是霸道,又是什么呢?至少是良好的学风不良好吧。
再次真理往往最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南京阅江楼的建设是经历了600年风雨才实现的,长江上的三大名楼也是屡毁屡建的,现在一谈建设和创新就被说成大兴土木、破坏环境和老古董,试想如果没有当年诸葛亮建城,如果没有朱元璋定都,哪有今天的南京的石城文化和南京的“京”字地位。如果按照这位教授的说法,南京干脆回到原始社会好了,让南京变成荒山草地不是更自然吗?事实上,尽管民间有的观点可能超前或者突出,暂时不被人支持甚至被大多人否决,却未必是错的。新长征人练红宁认为,只有善于思考,多动脑筋,坚持真理,积极为社会出谋划策,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如果只是木头脑袋等靠要和惰性思维,哪有什么发展,哪有今天的南京文化。动不动给创新思维戴帽子打棍子,这在一些教授专家中还真有点市场,他们借助自己强大的话语权,扼杀创新思维,这不是良好的学风所在,也是与和谐社会和世界潮流格格不入的。只有为历史留下文化,才能无愧于后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