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10月11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执法监督处一名李姓值班人员表示,因为陆续接到市民投诉反映“偷菜”游戏的危害,文化部将对此进行研究。这位工作人员称,互动“偷菜”功能属简单机械的操作,没有启迪思维和开发智力的益处,有可能对“偷菜”功能逐步取消或进行改良。“偷菜”风靡到危害痴迷者的身心健康的程度是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但是今天的一些媒体评论却十分抵触,对民众大玩忽悠,那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新长征人练红宁认为,“偷菜”过度对社会和群众有伤害,加以改革可以相得益彰。
首先,“偷菜”本身就是游戏,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过度的参与游戏当然在时间、空间、精神、健康上都受到伤害,尽管这种游戏人们十分喜欢,但也要适可而止,有的工作、学习时间在偷菜,有的通宵达旦、夜不能寐,自然长此以往身体健康素质下降,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既然是游戏就要玩而有“度”,不可盲目地玩下去,消磨了意志,浪费了时间和青春,到头来后悔莫及。
其次,取消“偷菜”不妥,最好进行改革。建议对“偷菜”游戏进行改革:一是分年龄层级的。从老年、中年、青年、少年、童年进行分级,适合各种人群的需求。二是吸纳文化知识内容,让人们在玩乐中得到学习和熏陶,接受文化知识、历史地理、生活常识、科学理论、语言人文等多方面的教育。三是进行一定的时间限制。比如可以实施24小时内连续玩12小时或断续玩18小时的(应当自动停止6-12小时的登录时间),也可以晚上12点至早晨7时停止偷菜游戏,不能无限制地“偷菜”。这样既使偷菜活着,又不让群众身心受到伤害,两全齐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