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正文
黄土地上续写传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8日 01 版)
作者:李浩燃 刘鑫焱 郑洋洋
浏览次数:
2025-08-08 11:40:3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山西,“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东渡黄河,取得平型关大捷,在此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百团大战等战役,铸就太行精神、吕梁精神。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近日,记者深入三晋大地,访历史印记,感今昔巨变,见证红色热土升腾新气象。

    初心如磐:红色记忆永不磨灭

    大同灵丘县白崖台乡白崖台村,“胜利之光”窑洞广场上,一座“引路人”雕塑熠熠生辉。

    时针拨回到1937年,八路军115师向冉庄集结。当地百姓当向导、送军粮、做军鞋,为平型关大捷作出贡献。

    “老乡别怕,我们是八路军,能不能给我们带路?”村民曾怀的孙子曾富生回忆,曾怀从家里取了口粮,正准备给在山上避难的家人送去,这时,一名年轻战士拦住了他。

    曾富生说:“爷爷带着一位骑马的‘首长’到了大石头沟,那里可以看到乔沟。”

    距村4公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旁,平型关大捷主战场乔沟,掩映在葱茏草木中。当年,八路军巧用这一天然伏击场,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取得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八路军军歌》的这句歌词,体现了这场战斗的影响。抗战胜利后,曾怀成为“义务讲解员”,一遍遍讲述乔沟伏击战的故事,赓续红色记忆。

    受曾祖父曾怀事迹感召,曾科峰选择参军入伍。退役后,他返乡创业,在白崖台村办起富民箱包厂,当起致富带头人。村里10余名脱贫户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借力乔沟的名气,白崖台村对八路军115师将士居住过的窑洞“修旧如旧”,复建了八路军机要处场景,在老爷庙高地争夺战遗址建设了红色文化主题商街“平型关驿站”,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依托红色资源,村里引入专业公司,打造红色实景教育基地,2024年全年接待红色研学团队40多个、6000余人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党员干部带领下,村民们办餐馆、开民宿、卖特色农产品,共同把昔日人均不足“3亩坡地、1头耕牛”的贫困村建设成为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

    白崖台乡党委书记刘慧聪说:“红色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文旅产业,老乡们尝到了甜头。”

    恒心如铁:绿色发展久久为功

    吕梁兴县,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内,一本封面泛黄的《论持久战》引人驻足。

    晋绥边区土地贫瘠、物产稀少,加之敌人封锁、“扫荡”,最艰苦时120师的战士们每人每天只能分到7两黑豆。根据地克服困难,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办起抗战学院,让《论持久战》的真理之光照亮前行道路。

    “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从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无不如此。

    依托红色资源,写出农工文旅融合文章。

    兴县蔡家崖乡蔡家崖村,过去祖祖辈辈种地,交通也相对落后,咋能致富?交通先行,调整产业结构。

    铁路部门开行“蔡家崖号”列车,结束兴县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村里开发红色景区,打造商业街,还鼓励村民承包果园、搞杂粮加工厂、办农家乐。仅今年6月初试营业的农家乐“晋绥大院”,就带动近20名村民就业。

    产业丰富了,增收渠道也宽了。蔡家崖村党支部书记温永利算了笔账:10年间,村民人均年收入由4000多元增长到1.2万多元。

    厚植绿色家底,将生态优势转为发展动能。

    灵丘“九分山水一分田”,如何摆脱资源束缚,开辟新赛道?科学规划,发力有机农业。

    走进灵丘车河有机社区,山水田园美景尽收眼底,与“荒山荒坡破房”的老照片形成鲜明对比。“先吃螃蟹”的下车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春感慨:“科技兴农,让‘空心村’变成了康养地。”

    生态治理,土壤改良,有机认证,质量追溯……车河的“试验田”被复制推广,灵丘有机农业的“高产田”逐步壮大。如今,全县有机农产品累计认证133个品种,认证面积3万多亩,生产经营主体30多家。

    “科技让农民尝到甜头,农民就会把科技放在心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小芬介绍,目前学校常年在灵丘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推广,“论文写在田间,成果出在地头,高等教育与乡村全面振兴双向奔赴。”

    信心如炬:金色收获照亮未来

    走进灵丘县下关乡杨庄村,情景剧《纪念白求恩》正在村口广场上演。

    今年80岁的村民耿玉凤,演绎了当年老大娘为救治伤员用自家老母鸡熬鸡汤的故事。她每次排练都精神抖擞,还把家里保存的老风箱拿出来做道具:“俺们从小就知道,要多为别人、多为集体做事情。”

    1938年10月上旬,由于创建的“模范病室”被烧毁,白求恩跟随大部队在晋冀一带迂回,11月来到灵丘。他在这里开展巡回医疗,创建特种外科医院,开创了群众参与医院管理的先河。

    灵丘县文旅局干部刘军,曾担任杨庄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那时候条件多艰苦,白求恩还坚持做手术,抢救伤员!今天我们更要有发展信心。”刘军说。

    信心赛黄金。坚定信念,鼓足干劲,发展面貌就大不同。

    信心,源自因地制宜。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潜力大。

    在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西中铝华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960摄氏度的电解铝水生产出来后,通过抬包车直接进入园区铝业生产车间的炉子内,实现无缝衔接式协同生产。公司电解铝生产部副总经理程志强说,铝液无须制作成铝锭即可直供工业园企业,既节能减耗,也降本增效。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兴县向着建设百万吨千亿元级铝镁产业集群目标稳步前行。

    信心,源自抢抓机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新兴产业活力足。

    邻近“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灵丘立足优势,规划建设占地1万多亩的大数据园区,吸引秦淮、京东、秦云等20多家企业落户,搭上了“新能源+算力”产业的快车,服务器总量占全省1/3。在秦淮数据中心,30余万台服务器吞吐海量信息,20毫秒低时延光缆直通北京。基地运维经理宋善仁表示:“从先期的水冷到现在的板式液冷,新技术不断夯实竞争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央宣传部办公厅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通知
·下一篇:无
·“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张锋:我不能忘了生我养我的黄土地
·王继红:为了梦中的黄土地 程炜唱响山西老知青的扶贫之歌(组图)
·冰冶、海拔、笑野:《黄土地上的眷恋》——写在百年大党华诞纪念之日
·特稿:《黄土地上的眷恋》——写在百年大党华诞纪念之日
·欢唱的黄土地——致敬习仲勋同志陕甘边岁月
·特稿:欢唱的黄土地——致敬习仲勋同志陕甘边岁月
·潘德昭:欢唱的黄土地——致敬习仲勋同志陕甘边岁月
·特稿:欢唱的黄土地——致敬习仲勋同志陕甘边岁月
·王瑛:黄土地盛开的山丹丹——记北京知青栗建国(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黄土地上续写传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赵婷婷、胡瑞棋:躬身三线陵园,赓续红色血
特稿:躬身三线陵园,赓续红色血脉——六盘
李诗炀、秦荣振:“寻迹 乡韵红影”——晋鲁
特稿:“寻迹 乡韵红影”——晋鲁豫革命根据
周瑞昌:“赓续红色血脉,青春对话烽火”志
特稿:“赓续红色血脉,青春对话烽火”志愿
牛晓慧:大国边疆 青春聚力——昌吉学院师生
特稿:大国边疆 青春聚力——昌吉学院师生共
周宗胜:革命老区镇——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