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开国将军,放弃自己应享的职位待遇,选择回乡务农。 一位知识分子,毅然跟随将军丈夫的脚步,扎根山区教育事业。 他们就是返璞归真的“将军农民”甘祖昌和他的妻子龚全珍。
▲“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妻子龚全珍
1905年,甘祖昌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起步,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为了党和人民出生入死,屡负重伤,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全军的后勤供给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3年经组织介绍,甘祖昌与青年知识分子龚全珍结婚。1955年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殊荣。带着这一身“光芒”,甘祖昌在1957年因伤病主动辞去了职务,回到江西老家当一名朴实的农民,而龚全珍也同时辞去了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学校教务处副主任的职务,随丈夫回乡。
▲甘祖昌回到江西老家当一名朴实的农民
甘祖昌和龚全珍夫妇的这般经历,这样的选择,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在《父亲甘祖昌》和《母亲龚全珍》书中,作者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把这一对革命夫妻的事迹记录下来,重点讲述了他们回乡耕耘的艰苦岁月。在女儿心中有些冷漠的父亲和要求格外严格的母亲,伴随着她的成长逐渐变得高大伟岸,也深深理解了父母为何要舍弃良好的生活条件来到山区,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成为建设家乡的普通农民与教师。这段传奇随着作者的记忆,由模糊到清晰,再现了甘祖昌那迎着日头在田间开垦的挺拔身影和龚全珍在黑板上奋笔疾书不辞辛劳的背影。
▲龚全珍组织南陂小学师生排练文艺节目
甘祖昌在共和国成立后,远赴祖国西北边陲建设新疆,大力发展农业、经济,解决了数十万大军吃粮穿衣的问题,却因一次车祸,造成了严重的脑震荡。他反复斟酌,深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难以胜任领导工作,便主动请辞,组织上再三挽留也没能改变他回乡务农的决心。龚全珍得知丈夫的决定后,没有丝毫犹豫,也主动辞去了自己的职务,随丈夫回乡。这也是作者幼时记忆的开始——将军背景是陌生的,父亲母亲,就是不会享福的农民和乡村教师。淡泊名利的甘祖昌夫妇并没有衣锦还乡,为了给国家节省差旅费,全家的行李就精简成了几个箱子、麻袋,把剩下的运输空间留给了各种家畜——这些是他精心挑选的优良品种,是为了发展家乡的养殖业。甘将军因伤请辞,并非告老还乡,他要凭着他那一身铜皮铁骨、满腔热血,去耕耘故土,他选择了他最擅长的战场;龚全珍全力配合,将教书育人的案台扎根在了山区。
那时农村的条件很艰苦,但对于身经百战的将军来说,这些都算不了什么。龚全珍作为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知识分子,刚开始虽然在干农活上不太适应,却依然是最积极、最卖力的一个。他们夫妻二人身先士卒,敢想敢干,甘祖昌凭借他多年的经验和过人的魄力,针对山区的恶劣条件进行改造,在他的率领下,山区的农业发展便有了大起色,虎形岭变成了花果山,贫瘠田迎来了大丰收。龚全珍则把教书育人贯彻到了生活中和每一滴流淌着的血液里:······ 修建教室,勤工俭学,资助师生,拒绝加薪······1986年,甘祖昌因病去世后,龚全珍坚持传承甘祖昌精神,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
▲女儿甘仁荣笔下的父亲甘祖昌和母亲龚全珍
在作者的记忆里,父亲就好似一个猛子扎进了农田里,母亲俨然把学校当做了第二个家,他们夜以继日地为山区振兴劳作着,衣食住行这些通通不讲究,唯有那好种子、好人才才能让他们眼里放光。这一埋头就是数十载,其间有磨难,有非议。作者也在成长中,在家乡的变化中,感受到了父母主动扛起的使命,感受到了他们对下一代的关怀。那翻腾而起的稻浪,学堂里蓬勃的朝气,胜过万语千言的诉说,这一个真正信仰革命理想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