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在战争初期,山东有几个失败的战役,南麻战役、临朐战役,陈毅指挥的,为此陈毅做了很多检讨。这是以前不能说的。
张弘:写这两次失利的战役,你比较偏重哪一点?
王树增:我常说,与其说我写战争的军事进程,还不如说写那一代中国的官兵、翻身农民的子弟心灵是怎样走过来的。其实,他们打败仗的时候也是灰心丧气、牢骚怪话的。所以,我专门有一章“共产党是否失败了”。这个心灵史是我特别关注的。许世友在山东的时候被挤到海边去了,差点被歼灭,但最后还是翻天了。我想用文学的角度传达给读者的是这些,而不是军事。军事的话,军事科学院《解放战争》五卷本,比我的书详细多了。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也有低谷,我们如果有解放军官兵一半的精神,就不会怕任何困难了。
国民党败于“接收”
张弘:为什么共产党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仅仅用了三年多,就打败了国民党几百万军队?
王树增:我个人认为,有两个重大原因。第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渴求独立、富强的理想压抑太久了。尤其是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的局面使民族的精英阶层的心理落差非常大。心理落差大,这种渴求更加强烈。在抗战期间,尤其是抗战结束之后一年内,国内从普通百姓一直到精英阶层,那种对国家的富强、独立、完整,摆脱异族的控制等愿望,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激情高度。但是这种激情高度被骤然发生的内战完全打碎了。这种心理落差是非常之大的。有了这种心理落差,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精英阶层,要寻找一个为什么。结果他们找到了一个泄愤的出口,这就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民党急速堕落和腐败。
从数字和史实上看,国民党急速堕落和腐败是令人不可想象的。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威望达到顶点,万万没有想到,国民党在胜利到来的时候,迅速在政治上、经济上暴露出它的独裁、官僚体制所形成的腐败。它支撑不住这个胜利的巨大喜悦,瞬间垮掉了。蒋介石也说他们不是败在军事上打不过共产党军队,是败在自己身上,败在“接收”上。结果,国民党政府都是个人发洋财去了。我觉得,这埋下了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的重要因子——它的政治垮掉了。到1946年,大街上欢呼抗战胜利的纸屑还没有冲刷干净的时候,国民政府就被民众抛弃了。民众不相信它,不相信它能给中国带来幸福,不相信它能把中国引领到富强。
张弘:另一方面,中共的土改又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
王树增:虽然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有一点兵,但是它的力量还很弱小。和执政的国民党比较起来,这个党更年轻,更有朝气,内部更团结,和百姓贴得更近。我们党最高的领袖就住在老百姓的土炕上,身边就是老百姓的孩子。
还有一点,我认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是土地改革。毛泽东曾经说过,能不能打垮国民党政权,就看我们土地改革这个工作做得怎么样。中国是一个农民的国家,农民赖以生存的是土地。而旧中国,土地极端的集中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绝大多数农民没有一寸土地,大量的财富、土地集中在少数阶层手里。这是中国近当代苦难的一个根源。所以,孙文提出“平均地权”,但是从来没有平均过地权。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战争的进程中,除了打仗之外,另一项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一定要实现土地改革的目标。
张弘:有没有具体的例子说明土地改革所起到的作用?
王树增:以东北地区为例。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东北是空白的,什么势力都没有,谁先占了就是谁的。国民党靠着军舰飞机,运的是一流部队。运到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以远征军为基础,那是美式装备最好的部队,而且那时候,苏联政府和国民政府是有外交关系的。共产党既没有外交关系,又不合法。进去的都是老八路,武器又不好,人又不多。为什么仅仅一年多就站住脚呢?就是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中写的,搞土地改革。当国民党在东北忙着接收城市的时候,共产党号召,所有的干部、官兵都要到最贫穷的农民家去,把土地分给农民。所以,当农民在大牌子写着“张二狗二垧地”的时候,共产党就扎根了。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共产党军队作战的时候为什么后面跟着老百姓,受伤了有人抬,国民党到哪儿都找不到人。我想,两党代表了各自的阶级利益,而土地改革给了农民新生的希望。
国民党军队各自为营
张弘: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国民党的军队在打的时候,经常是这支军队被共产党包围,那支国民党军队就在旁边,考虑到保存自己的实力,不去救援或救援时态度很消极。而中共组织的严密性远远超过国民党。在军事上,这是不是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
王树增:这是国民党不可克服的一个癌症。从军阀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地方诸侯势力、军阀割据势力,在政治上形成了一种痼疾。从这个角度讲,作为国民党的最高领袖、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从来没有实际上统一过中国、统一过军队。
举个例子。孟良崮战役,从军事角度来讲,是不可能把张灵甫吃掉的。一是中共军队武器差太远,兵力又不占优势。二是孟良崮外层被国民党军队反包围。国民党军队不停地增援张灵甫。最近的时候,增援部队就隔一座山,大概几华里,但就是过不去。第一我们阻击很勇敢;第二,增援部队没有那个积极性。增援部队想的是,你张灵甫是蒋介石绝对的嫡系,但我不是黄埔生。不是黄埔生我干吗要救你?还有派系林立,你是顾祝同的人,我是何应钦的人;你是粤系,我是桂系。作战起来说是在统一的军令之下,但是从来没有步伐一致过。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黄伯韬不是也被包围住了吗?然后,李弥和邱清泉去增援。徐东阻击战中间的缝隙只有50公里。两个大兵团,相当于10个军,50公里就是冲不过来。怎么解释?50公里是坦克一天的路程,打了10天打不过来。为什么?他没有积极性。
还有一个,在国民党内部,军队是将领的私产。我是军长,千方百计让这几个师别打没了。只要兵在我就能发财致富,兵没了什么都不是。这些东西都是国民党作为一个执政党不可克服的。我在书中用三章的篇幅写渡江战役以后解放南中国。为什么这么短?因为没什么可写。共产党军队打长江之前很担心,渡过长江去得死多少人?一打起来发现,最快的部队20分钟就过去了,最慢的部队也就是沉了两条船。什么200万人的长江防线,如同虚设。军心散了。况且长江防线下游是蒋介石的嫡系汤恩伯的部队,上游是桂系李宗仁的部队。李宗仁看你笑话还看不完,谁跟你配合。在这一点上,国民党政权的垮台,是历史的规律,没有办法的。
张弘:据一些学者考证,解放战争时,苏联对共产党军队有大量的武器援助。这方面起到多大的作用?
王树增:你说的完全是一种历史误解。我没有看到任何史料支撑这样的论点,说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解放战争期间得到苏联的支持,无论政治上、外交上还是物质上,我没有看到。苏军在东北撤退时,武器移交给了国民党军队,没有移交给八路军。在我们即将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时候,斯大林依旧不认为共产党能夺取天下。他千方百计地说别跟国民党打了,意思是你们打不赢。
第二,解放战争是有影像资料留下来的。我们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共产党军队用的最好的是美式武器。因为抗日战争当中,中国战区使用的是美式武器,另外使用最多的是抗日战争缴获的日式武器,我没有见过我们的部队使用多少苏式武器。
(张弘按:此说与历史学家杨奎松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中所持观点不同。该书第615页说,1946年3月8日,苏方突然开始撤军,此前没有给国民党政府任何通报,使国民党无法运输部队,完成接收工作,同时却为中共顺利接收和夺取苏军撤出的各大中城市提供种种便利。第629页说,中共1946年4月15日进攻长春时,已经从苏军手中获得相当数量的重武器。在苏军控制下的长春铁路,亦在为中共运送部队和补给。)
张弘:从国际社会来说,美国抛弃了蒋介石,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因素。
王树增:美国对华政策史料非常丰富,那时国会的议案现在全都解密了。从1946年到1948年,美国国会强烈呼吁,美国人没有任何理由支持这样一个腐败的、独裁的政权。它已经把国民党政权抛弃掉了,但是不意味着就支持共产党政府,所以援华法案始终没有得到国会的通过。可以说,在后期,国民党政权的形象,政治形象太糟糕了,所以被美国抛弃掉了。就跟一个人一样,没有人能够打败你,打败你的只有自己。我想,共产党夺取政权顺应历史潮流,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农民当时是真心拥护共产党
张弘:在资料收集、采访过程中,让你感触最深、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