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恋情>>正文
康克清:与开国元勋朱德携手穿越风雨
2012-08-12 01:01:5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余玮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1976年朱德病逝后,每个清明节,康克清都要带领儿孙到八宝山去祭扫,即使在外地,她也要按时赶回来。1992年的清明节,病重的康克清更加思念自己的亲密战友和伴侣朱德,可是,她实在没法去八宝山祭扫了,儿孙们就带着她的嘱托和对朱德的一片深情来到八宝山。朱德逝世16年来,康克清这是第一次未能亲自去扫墓,也是最后一次--1992年4月22日,康克清永远离开了人世。

    康克清和朱德是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中相识的。后来,无论是在反“围剿”作战中,还是在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朱德与康克清始终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相敬如宾。他们一起穿越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携手走过了和平岁月,共同度过了非常岁月的风风雨雨。

    近半个世纪的情缘自一个微微点头开始

    1929年2月的一个晚上,时任红四军军长的朱德正独自坐在油灯下默默思考着什么。突然,毛泽东走了进来,把一张报纸递给朱德。只见报纸上赫然印着伍若兰英勇就义于赣州的消息,一时朱德的眼眶溢满了泪水,似乎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沉重地说:“若兰同志是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儿女。她就像井冈山上的兰花一样,坚忍不拔。”朱德紧紧握住报纸,遥望着溶溶月色下山岩上盛开着的兰花,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若兰,我的好妻子!……”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军部直属部队和第二十八团、三十一团3600多人,从井冈山的茨坪和小行洲出发,向赣南出击,正式拉开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征战序幕。

    2月1日,部队途经江西寻邬县吉潭,遭国民党军刘士毅部的一个团围攻。朱德率警卫排同敌人展开了激战,其妻子、时任红军军部政治部宣传队长的伍若兰为保护朱德和毛泽东等军部首长的安全,率一部分战士从敌人侧翼进行突击,将火力引向自己。朱德和毛泽东等军部领导脱离了危险,而她却陷入敌军重围之中,终因弹尽负伤被俘,后被押往赣州。敌人诱其同朱德脱离关系,自首投降,伍若兰威武不屈,被惨杀于赣州。更令人发指的是,敌人还砍下她的头颅押送湖南长沙城示众。

    红军脱离险境后,立刻冒着大雪向闽西进军。

    3月11日深夜,红四军进入福建长汀县境内。为了便于开展游击战争,前委对红四军进行了整编,将原来的团改为纵队。

    一天傍晚,太阳已经落山,正在升起的暮霭渐渐笼罩了长汀城。朱德像往常一样走出住所,到附近散步。他突然听到有人说:“朱军长,您在散步呀?”朱德闻声抬头,只见对面走来一位红军女战士,原来是曾志。

    曾志是伍若兰在湖南第三女师低两级的校友,时任红四军的民运股长。“今天宣传怎么样?”朱德关切地问。曾志回答道:“群众的情绪很高,不少青年人都要求参加红军哩!”

    “好呀!”一说到青年人参军,朱德的语调顿时变得兴奋起来:“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只要替群众办了好事,他们是会拥护和支持的。”曾志凝思了一会儿,说:“朱军长,到我们那里去坐一会儿吧。”朱德点了点头:“好吧,到你们那里去看看。”

    曾志和一些女战士一起住在一间装饰很好、但并不宽敞的房间里。当朱德在曾志的引领下走进房间时,女战士们都站了起来,欢迎自己尊敬的朱军长。朱德忙说:“都坐吧,各人照干各人的事情,是曾志让我来坐坐的。”

    女兵们坐在各自的床边,显得有些拘谨。“怎么都不讲话了?”朱德扫视一遍后,说:“刚才进门时还听到你们在这里蛮热闹的嘛,我一来都变成哑巴了!”

    “你是军长,她们有点怕你。”曾志说。朱德扬了扬浓眉,说:“敌人怕我,你们怕我干什么?还不是两个眼睛一张嘴巴。”幽默的话语,逗得女战士们哧哧地笑起来。其中,一个女战士笑着说:“朱军长,你真有意思。”

    朱德用目光扫了一下坐在中间的这个高大健壮的女战士,她那黑里透红的脸蛋闪耀着青春的光彩,黑黑的大眼睛透着泼辣和活力。朱德不禁问:“你是哪里人?”这位女战士说:“江西万安县罗塘湾。”朱德接着问:“叫什么名字啊?”曾志抢答:“康桂秀。”朱德又问:“今年多大了?”这位女战士答道:“17岁。”

    朱德这才知道,坐在他面前的这个叫康桂秀的女兵,原来是个地地道道的红小鬼,便问她怕不怕流血牺牲,康桂秀斩钉截铁地回答:“报告军长,怕死就不出来当红军了!”朱德夸奖道:“好,回答得很好嘛。”

    接着,女战士们同朱德谈开了,大家逐渐放松下来,变得无拘无束。

    在送朱德回去的路上,曾志犹豫再三,谨慎地说:“朱军长,若兰大姐牺牲了,再给您介绍个女战士吧?”

    一提到伍若兰,朱德的心头猛地一紧,沉默了片刻,说一声:“好嘛。”

    曾志看到朱德沉默,以为自己的话刺痛了他,有点儿内疚,接着听到朱德没有反对,心里就有了数,她把女战士们都细细想了一遍,最后把注意力放在了康桂秀的身上。

    康桂秀是一个贫苦渔民的女儿,当她出生才40天时,就被父亲康定辉送给大禾场村罗奇圭家做望郎媳(即童养媳)。在当地,先找个媳妇,以便这“望郎媳”能望来个儿子,是千百年来传下的风俗。然而,这个望郎媳并没有给罗家望来“郎”。后来,养父养母逼迫她出嫁。此时的康桂秀已经见过一些世面,懂得一些道理。她果断地对养父母说:“我的婚事不要你们操心,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做主!”不久,康桂秀便去参加了红军。这件事,在她的家乡作为佳话,被广为流传。1926年,康桂秀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转党),并在妇女协会工作,1927年参加万安暴动,1928年上了井冈山。

    一天晚饭后,康桂秀刚回到住处坐下,曾志就走了进来,坐到了她身边,还亲切地拉着她的手,仔细地打量着她,康桂秀被看得怪不好意思的。

    “有事吗?曾大姐。” 康桂秀小声地问。曾志没有回答,依旧打量着她,过了一会儿才问:“桂秀,你看朱军长这人怎么样?” 康桂秀不假思索地回答:“军长人很好的。他带领部队打仗,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对士兵还特别和蔼可亲。”

    “我是说,我是说……”曾志仍打量着康桂秀,“你个人对朱军长的印象如何?” 康桂秀说:“军长就是军长,个人可不能随便瞎议论。”曾志说:“不,不。我们红军讲究官兵一致,民主平等,对谁都可以讲讲的。你只管说,没什么关系。”

    康桂秀于是说:“他这样的军长可真少见。我们家乡的那些挨户团团长,一出门就地动山摇,前后的保镖、随从一大帮子人,可够威风的。而我们的朱军长,虽是个那么大的官,能打仗,又留过洋,有学问,可一点官架子都没有,每次见着我们这些小兵都有说有笑的。”曾志问:“如果要你同他结婚,你愿意吗?” 康桂秀惊住了,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曾志亲切、温和地说:“你放心,朱军长是个好人。这几个月你也看到了,他对若兰大姐多好,感情多深呀。若兰大姐牺牲后,朱军长精神上很痛苦的。你和他结婚后,可以从生活上帮助他,给他安慰。”

    康桂秀低下头,摆弄着自己的衣角,过了好久才说:“可我不像伍大姐。人家伍大姐能打仗,又有文化,字写得那么漂亮,还能讲那么多的道理。我……”

    “你也可以学,可以进步呀。”曾志最后说:“当然,这事还得你自己拿主意,我现在有些事先出去一下,你再认真考虑考虑我的意见吧。”

    曾志走后,康桂秀的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当晚,她翻来覆去睡不着。

    不错,朱军长是个好军长、好领导。可好军长、好领导与好丈夫是两码事。自己与他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论年龄,自己还不满17岁,他已是43岁的中年人;论水平,自己思想幼稚,理论、文化知识都很差,现在也才粗通文字,他早已是个成熟的军事家;论地位,他是军长,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的红军女战士。这样大的差距……

    康桂秀几乎一夜没有睡着,但第二天早晨起来吃过饭,她还是照样去做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

    尽管康桂秀拒绝了曾志的建议,但是,后来在朱德亲自找她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之后,她便被朱德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也被朱德的人品所吸引。朱德说:“虽说我们彼此有些差距,但如果能走在一起,我会好好帮助你,你也可以给我许多帮助。我们会成为很好的革命伴侣,你能答应我吗?”

    康桂秀被朱德这番真诚又恳切的话所感动。她抬起头,只见朱德真诚地看着自己,她的心开始动了,红着脸,低头坐着。

    朱德像讲故事一样平静地叙说着自己的经历,康桂秀静静地倾听着,她的心底渐渐涌上了一股暖流,但少女的矜持使她一直沉默着。

    见此情景,朱德和蔼地说:“看来你是不好意思回答。能不能这样,只要你不表示反对,不摇头,就表示同意,可以吗?” 康桂秀一动也不动,没有任何表示。

    “那么,我再问一遍,你能答应同我结婚吗?”朱德问后,康桂秀仍然一动也不动,没有任何表示。朱德的脸上露出了喜色:“那么,你答应了?” 康桂秀脸颊绯红,终于微微地点了点头。

    就是这微微的一个点头,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就是这微微的一个点头,开始了她与朱德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相随相伴的情缘。

    后来,康克清回忆说:“我同朱老总在结婚前,没有谈情说爱。我们相互间的真正了解、相互体贴和爱情是在结婚以后发展起来的。他在思想、政治、理论、文化和工作上给了我多方面的帮助,我以后的许多进步,都同他的帮助和熏陶分不开。我能给予他的却很有限,多半也只是生活上的照料和帮助。在结婚的当天晚上,我对他说:‘我有自己的工作,还要抓紧时间学习,希望你在生活上不要指望我很多。’他不但支持我,还说:‘干革命就不能当官太太,当官太太的人就不能革命。我有警卫员照顾,许多事我自己都能干,生活上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只管努力工作、学习吧!’”

    攻克吉安的第二天,吉安周围成千上万的工农群众手举红旗,兴高采烈地拥进城内。城内的工人和贫苦群众也纷纷走向街头,欢迎红军入城。这时,身为第一方面军总部特务团三连指导员的康桂秀为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其实,在参加红军后,她一直觉得“桂秀”这个名字太女孩子气。如今,当了连指导员领导着一个连的男兵,仍然叫这个名字,更觉得不合适。正巧,康桂秀在吉安遇到当年万安游击队的负责人、带领她投奔井冈山参加红军的刘光万,就对他讲了自己的想法。

    刘光万一听,说:“好!这名字改一改好!”他想了一会儿就说:“那你就改名叫康克勤吧。勤俭的勤,意思就是要克勤克俭,既勤劳又节俭。”康桂秀想了想, 说:“这个名字不错,好听,只是勤字笔画多,写起来费事。我又觉得一个人光勤快还不够,还应当对自己要求更高一点。这样吧,把勤字改做清字,写起来比较省事,而且表示我在清清白白地做人,沿着一条清清楚楚的正确道路前进。你看怎样?”刘光万连连点头:“太好了。那你改名叫康克清吧!”

    当晚,康桂秀与朱德讲起改名的事,朱德表示同意,笑着说:“好嘛,这名字的改动,说明你思想上又成熟一些了嘛。”

    第二天,康桂秀就按照规定的手续,把改名字一事向组织上打了一个报告,组织上同意了。从此,康克清这个名字,伴随着她行进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伴随她一直走到人生的终点……

    走在长征路上的“女司令”

    1931年元旦刚过的一天,康克清走在回家的路上,精神特别振奋,脚步轻盈,嘴里还哼着一支自己即兴编的无名小曲。原来,这一天,她在总部副官长杨立三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到住处时,正好朱德也在。他看到妻子满脸喜色,就问:“今天你这样高兴,有嘛子喜事?”康克清有意不说:“你猜猜!”朱德摇了摇头。

    “告诉你吧,我入党了!”朱德一听,也十分高兴:“真的吗?值得庆贺!”

    “入党后,我应该怎么样做呢?”康克清问。朱德坚定地说:“一句话,凡是对党有利的,就要不怕牺牲自己。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使党受损失。”康克清回味着这简短的话,感觉沉甸甸的。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

    一想到红军和苏区人民经过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创造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将要不得不放弃,一想到将要告别这片被烈士鲜血染红、被战火烧焦的红土地,朱德的心情十分沉重,对“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军事上的瞎指挥表示愤懑……

    过了几天,中央终于下达了“准备出击”的命令。虽没有明说突围,但康克清心里清楚,该摆脱坐以待毙的局面了。她问朱德:“是不是他们开始接受教训了?”朱德苦笑了一下,说:“博古还是博古,李德还是李德,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变化。”

    朱德在屋子里踱步,走到康克清身边低声说:“这一次,他们总算让毛泽东同志一起走啦。只要有毛泽东同志,我们总会有希望的,朱毛不分家嘛!”

    “听说反动派到处在悬赏捉拿你?”康克清问,朱德提高声调说:“毛泽东同志虽然暂时离开了红军,敌人依然把我们两个人看作红军和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他们悬赏捉拿我们,悬赏的价格好像一再提高,从5000元提到5万元,又提到10万元,现在好像又提到了每人25万元了。这样很好嘛!我在国民党银行的存款已经有25万元了。”

    过了一会儿,朱德对康克清说:“部队将作大的战略转移,你的准备做好了吧?”康克清心里不是滋味,问:“转移到哪里去?”朱德考虑了一会儿,还是没有说。

    10月10日晚,蜿蜒的山路上,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火龙缓缓向西游动。朱德身着一套褪了色的灰军装,脚踏草鞋,走在司令部队伍的最前面。出发前,组织上给少数中央领导人配备了担架、马匹和文件挑子,朱德虽然年已48岁了,但为着节省出几名强壮士兵去充实作战部队,他既不要担架,也不要文件挑子,只要了两匹马,一匹供骑乘用,一匹驮行李、文件。

    康克清看到已上了年纪的朱德还要同年轻战士一样跋山涉水,有些心痛:“一晃你是奔50的人了,组织上派给你的担架不要,两匹马除一匹驮文件,那匹也最终留给我收容伤员,这样长途行军……”朱德听后,说:“放心,我命贱。这双脚板儿越走越精神。徐老、董老、谢老他们怎么样?”

    康克清说:“都好,谁也不甘落后,还争着照顾伤病员呢。”朱德笑开了:“革命之大幸啊!”。

    红军长征进驻遵义城之后,康克清就接受了筹粮、筹款和扩大红军的任务。接下来几天,她每天早早起来,到群众中去,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没收官僚资本家的财产,动员青壮年参加红军。晚上回来后,往往十分疲劳,腰酸腿痛。同时,她还在协助政治局做即将举行的重要会议的筹备工作,要求特务连一定要保证会议的安全、做好为会议服务的各项工作。

    1935年1月15日,具有划时代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老城红军总司令部驻地“柏公馆”楼上召开。

    一月的遵义,冷风冷雨,天气很恶劣。深夜,康克清尽管很累,还是生了一盆炭火,静静等待朱德回来。炭火不是很旺,难以驱除严寒的包围。她站起身来走了几步,想跺跺脚,但抬起一只脚时却又很快地轻轻放下。她怕弄出声音,打破这夜的宁静,影响正在进行的会议。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杂沓的脚步声下楼而去,一个熟悉的脚步声朝卧室走来。散会了,他回来了!康克清一阵高兴,急忙去开门。

    打开房门,走进来的果然是朱德。他虽然面带倦容,但却透出笑意。他进门就说:“你怎么还没休息呀?”康克清见朱德一脸喜色,便问了句:“看你好高兴的,会开完了?”

    “是的,开完了,很成功!”说着,朱德手拉着康克清坐在炭火旁,捡起一块木炭放进火盆里,顿时响起了一阵轻微的劈啪声,随之,火焰变大变旺。

    看到丈夫高兴的样子,康克清的心里也无形充满了喜悦。朱德拿起火钳,拨了拨盆中的木炭,火光更亮了。他放下火钳,轻轻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说:“毛泽东同志最终复出了,被推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他又可以参与指挥军队了。”

    “太好了!”康克清的声音提高了,随之又低声问:“那李德和博古呢?”朱德说:“会议取消了‘三人团’,决定以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事实早就证明,他们两个指挥不了--要不是他们用死打硬拼的打法,第五次反‘围剿’还不会损失那么大呢!”

    “当初为什么让毛泽东同志离开部队呢?”康克清一直对此不理解,于是向朱德发问。朱德沉思一会儿,说:“这件事情很复杂,我也说不清,更不能给你说。”康克清见朱德不说,也就不问了,转而说:“今后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

    “也难说。”朱德说,“现在仍然很困难,后有追兵,前有堵截,我们还得准备吃苦呀!”康克清点点头,若有所思。

    遵义会议后,蒋介石命令以重兵封锁长江,阻击红军。他没有想到,红军展开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北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如神行动,先后摆脱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使他让朱毛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妄想破灭。

    中央红军中的女性不多,她们没有多少机会直接参战,但还是学习了刺杀、射击等本领。康克清在红军中就有“女司令”的威名。

    1935年春的土城之战打得十分惨烈,就连作为火种保留的军委干部团也投入了战斗,伤亡100多人,女战士们也被卷入战斗。当时天正下着雨,道路泥泞不堪,在地势狭窄的山坡上,身为司令部直属队指导员的康克清掩护部队撤退。子弹呼啸着从她的头上掠过,康克清拼命射击,最后子弹打光了,险些被俘,连自己的背包都被敌人夺了去。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阴谋分裂中央、将朱德视为自己夺权的眼中钉。一天,张国焘的亲信在部队放出口风,说:“康克清不仅是朱德的老婆,更是朱德的情报员。她同朱德在一起起不了好作用,应当趁早将他们两人分开……”接着就采取了组织手段,免去了康克清“总部”指导员的职务,调她到他们控制的四方面军妇女运动委员会去,还派了一名女同志去“陪伴”她。康克清当然知道这“陪伴”不过是实际上的监视而已。

    康克清拿着调令,非常气愤地找到朱德说:“我就是不去,看他们能把我怎么样!”朱德看着康克清,久久没有说话。他明明知道这纸调令是冲着自己来的,但他不愿意把这层意思说明,怕惹出康克清更大的火气,从而惹出更大的麻烦。他走到康克清身边,拍着她的肩膀,把她按在椅子上,又给她倒了一杯水,才缓缓地说: “你还是去吧,这也是组织决定,要服从。四方面军的妇女运动也很重要,那里的工作也需要人去干。”

    康克清说:“张国焘的目的就是想封锁你、限制你,怕我给你通风报信,他明明是故意想把我和你分开。”朱德说:“我何尝不知道呢?但我们要以大局为重,要把多数人都团结起来……”

    康克清说:“底下好多人都说--朱老总太忠厚,太老实了,忠厚老实得竟受人欺负!”朱德凝重地、憨厚地一笑说:“人总是要老实一点好,不能闹个人意气。”康克清说:“我受不了!干脆,你带我北上找中央去吧,别留在这里了。”

    朱德凝视着康克清,久久才说:“别人不了解我,你我结婚这么多年了,你还不了解我吗?我朱德从来不争名、不争权、不争地位、不争待遇,只求为党为人民做点事情。我留在这里,许多人包括四方面军的人,也包括一方面军的人,都可能对我说三道四,但我朱德问心无愧。这支8万多人的部队是党的,是党的宝贵财富。既然党把我派到这里来,我就要对这支部队负责,绝不会把它丢下而自己一走了之。”

    康克清听着朱德语重心长的话语,不再说什么了。朱德又说:“我们千万不能单独出走,我们一出走,正好授人以柄,让他们找到借口,把分裂的罪名加到我们头上。这些你想过吗?”

    康克清默不作声了,半天才说:“四方面军那里离这里有些远。我走后,你千万要保重身体呀。”朱德说:“你放心去吧,我这里有警卫员照顾着哩。再说,四方面军也属左路军,都在我的领导下。另外,张国焘不让我干事,我每天看文件、看书,有时还下棋、打打球,蛮清闲自在的呢。”

    他们告别了。四方面军的同志大多数人对康克清很热情,她很快就熟悉了情况,开始了工作。就连那个派来监视她的女同志通过与她的接触,也发现康克清是个好人,两人的关系也慢慢好了起来。此后,康克清开始向更多的人宣传北上的正确,使他们认识张国焘的错误……

    沸沸扬扬的“遇难噩耗”让人揪心

    1938年2月28日,在大后方武汉,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把军民们惊呆了。报童们背着报袋在中山大道、在江汉关边跑边喊:“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为国捐躯!”“民族英雄朱德以身殉国!”“原红军总司令朱德战死在华北抗日前线!”

    各种报纸的号外在武汉漫天飞扬,各式传闻不胫而走。老百姓纷纷为国家痛失英才而感到悲伤。这时,八路军办事处不时接到电话,询问朱总司令的情况。《新华日报》社也向延安发去电报,探询“朱德将军有无危险?”在延安的党中央、毛泽东也给八路军总部发来急电,询问情况,特别问到朱德所在位置,要求立即回电。

    康克清听到有关消息后,非常着急。她知道,2月20日,朱德和左权率领八路军总部带两部电台离开洪洞县的马牧村,前往太行前线。随行的除10多名总部工作人员外,只有警卫通讯营的两个连,约200人。没想到才过几天,就听到“噩耗”传来。这时,日本侵略军司令部又通过华语广播电台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古县镇在飞机的猛烈轰炸下已成一片废墟,共匪在华北的总司令朱德和他的司令部已化为乌有,不复存在!……”

    康克清听到这里,更似五雷轰顶!

    一时间,乌云密布,风雪漫天。到底华北抗日前线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人这样揪心?!

    原来,这时山西的局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侵占了太原的日军在完成对部队的整理、补充后,看到中国军队在积极活动,蒋介石还打算反攻太原,便抢先发动攻势,从北面、东面分两路向晋南大举进攻。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妻子傅涯回忆:陈赓对她的“爱情自白”
·下一篇:战火中的爱情
·在康克清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特稿:在康克清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特稿:在康克清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刘建:在康克清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特稿:在康克清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1988年,老红军、朱德元帅夫人康克清大姐与吕玉兰一家合影
·1987康克清在海南考察的十余天
·新婚之夜,朱德送给康克清什么样的纪念品
·《我的奶奶康克清》出版座谈会举行
·朱和平等出席《我的奶奶康克清》出版座谈会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朱德元帅外孙刘建将军、周恩来总理侄子周秉钧
曾莹: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特稿: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张继平: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
特稿: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上
蒋阿平、曾莹: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特稿: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动车吸烟罚款千元太轻了
沂南县旅游局办公室: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
特稿: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景点奠基仪式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