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和全家很高兴能够在康奶奶的家乡万安罗塘湾,参加由中国红办命名的“康克清红军小学”的授旗授牌及感恩捐赠仪式。这既是深切缅怀万安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作出的丰功伟绩,更是继承康奶奶的遗志,为革命老区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红办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党和国家支持下,为诸多的开国元勋和革命先辈命名建成了140多所红军小学,成为扶植革命老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红色品牌。红军小学的建设旨在感恩,革命老区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历史贡献,惠泽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传承红军精神。特别是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把红色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对于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非常关心红军小学的建设和红军小学的学生,对捐建红军小学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老革命家亲属、广大党员干部、人民解放军官兵、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支持帮助下,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康奶奶出生在罗塘湾一个贫苦渔民家庭,从小就被送人当“童养媳”。作为穷人家的女孩,这种遭遇在当时中国的广大农村比较普遍。但康奶奶性格倔强勇敢,她不甘命运的摆布。在大革命洪流的感召下,在共产党人的指引下,她冲破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积极参加农会,投身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万安暴动之后,她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批女红军中的一员。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红军总司令部指导员。在长征路上,她跟随队伍四渡赤水、三过草地。在大渡河的铁索桥上,在绵延起伏的雪山和广阔无垠的草地,都留下了她的战斗足迹。康奶奶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培举起来的忠诚战士。八十年代初,个别人竟然说康奶奶是作为朱德元帅的夫人才出名的。康奶奶从“童养媳”到红军指导员,这传奇般的革命经历,充分体现了她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即使在和我爷爷朱德结婚后,她仍保持着革命女性的自立自强精神,不曾有一丝一毫的依赖思想。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共冈抗日。共产党人用忠诚和信仰,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他们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浴血奋战在抗战救国的最前沿。康奶奶眼见前线将士的孩子和烈士的后代,成为无家可归的孩子,她整夜无眠,经过认真思考并得到朱德爷爷的支持,她决定放弃当一名指挥员的愿望,勇挑在延安建立托儿所、幼儿园、战时保育院的重任,康奶奶热爱儿童,要让前线将士们的子女得到最好的照顾,她亲自勘察地形,选择院址,创办了延安第二保育院,为了孩子们她“跑断腿、磨破嘴”筹措食品和药品。这批革命后代已经长大成人,并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而他们则念念不忘“康妈妈”的抚育之情。
康奶奶在上井冈山的第二年就和朱德爷爷结了婚,直到爷爷去逝,他们是风雨同舟,同甘共苦48年的革命伴侣。建国以后,爷爷为了报答兄弟姐妹当年节衣缩食供他上学读书并支持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恩情,在征得康奶奶的同意,接他们一家一个孩子到北京读书。康奶奶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她对爷爷的后代视如己出,当年一下就来了十几个,而所有费用全由爷爷和奶奶的工资负担。虽说当时他们两个属于高工资,但是要抚养这么多的孩子,学费、生活费、交通费,以至于每周的伙食费等,一个月下来,工资也就所剩无几。当爷爷在1976年去逝后,奶奶把他们多年共同积攒的2万元钱代爷爷交了最后一次党费。在爷爷去逝后的16年里,每年的清明节、祭日和诞辰日奶奶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当时在什么地方,她都要赶回北京,带领我们去八宝山祭扫。92年4月在她病重和弥留之际,奶奶告诫我们:“要好好地,太平地过日子,不要贪污,不要犯错误,更不能给你爷爷抹黑。”康奶奶一生对爷爷和我们的关怀爱护、教育体贴入微是终生不会忘记的,我深刻地体会到康奶奶的一生在革命斗争中是一位叱咤风云的革命家;在同辈眼中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大姐;在晚辈们的心中她是一位有着拳拳爱心的慈母、慈祖母;她作为当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者,在充当事业和家庭两种角色都尽心尽力,当之无愧。
同学们,康克清红军小学成立后,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你们更要饮水思源,像康奶奶希望的那样更加认真刻苦地学习,真正学到有用的本领,努力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长大后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