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让红军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我们循着红军当年的路线一路过去,虽有车子相载、有大桥相连,但不争气的汗水还是滴滴答答身不由己地往外冒,体力降得比想像中要快上许多。这一刻,大家在眼神的互相交流中明显能感到,当年近乎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和现今良好路况的红军,要在这海拔一千多米的连绵大山和滚滚赤水河中来回迂绕,那般艰苦,那般精神,创造的是中国红色革命的一个奇迹。
一路过去,红军几乎踏遍了川黔滇交界地区的角角落落。在当时尚未解放的革命老区,红军的到来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每到一处,红军消灭土匪、开仓分盐分粮的善举,已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刻下了一个永不磨灭的烙印,他们亦尽自己所能相助红军在白色恐怖中顺利周旋。用现今的话说,军民鱼水一家亲,当年的故事也在革命老区代代相传,“长征街”、“长征路”,他们以“长征”来给自己的家乡命名,以此相念。
习水县的土城镇是当年红军一渡赤水的最主要渡口。在镇里采访时,我们步入了一条相对较窄的小巷子。里面的建筑尚保持着清末时期的古状,每个院门都挂着一个大红灯笼,其中分别标着“盐号”、“船帮”等。因为内陆地区缺乏食用盐,红军一到土城安营就打开土城盐仓将盐分发给当地老百姓,而船帮则在红军一渡赤水时义务拿出了20多条船来相助红军渡河。巷子里,我们见到了82岁的张邦珍老人,她是土城卫生院的退休职工,曾经在1935年1月见过红军,当年其哥哥就曾为红军带过路。老人记性特好,如今还能唱当年在红军宣传队文艺节目中学来的歌曲:“红军纪律要严明,行动听指挥……”
这条街的名字就叫“长征街”。一站连着一站,我们在接下去的采访中也意外发现,“长征街”并不是土城人民的专利,赤水市的复兴镇、古蔺县的太平镇,都留下了“长征街”的地名,仁怀市茅台镇上还有一条“长征路”。复兴镇的“长征街”是当时红军跟国军展开巷战的地方,太平镇上是当年红军顺利在太平渡渡过赤水的营地,茅台的“长征路”一边就是有名的茅台渡口。
“醒事宣言为长征、神来战史数四渡”,“国泰民安怀烈士、风调雨顺念长征”……太平镇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了一副副对联。开小卖部的温向云老伯很健谈,“对街的命名是为纪念长征,但我们太平社区内的乡亲们每年都到城里去买对联张贴,那是作为革命根据地老百姓的一种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