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首府。1934年10月上旬,红三军团撤出防区后,从凤凰山出发向江西于都集结,进行战略转移。另据《江西党史资料》第13辑《中央苏区闽赣省》的“大事记”载:“10月6日至8日,红三军团第四师及军团医院、少共国际师之一团、中直炮兵营、红九军团后方机关等从宁化县西南面的大王、凤凰山、隘门、曹坊一带出发向中央苏区腹地转移。”
由于时间仓促,我没有去查找关于这段历史的原始资料。这方面的史料还可以作进一步的研讨和挖掘。但是,使我很受感动的是,宁化人民对红军长征作出了伟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第一,在长征前,宁化人民为红军筹集货币15万元、鞋1万多双、军衣1000多套。
第二,在长征途中,宁化籍红军作出了巨大牺牲,红军到达陕北后,幸存的宁化籍红军仅58人。现有名可查、宁化县列入了共和国《革命烈士英名录》的有3305人。
第三,在红军长征走后,国民党军重新占领,对宁化人民参加革命进行了残酷报复。被烧毁房屋近1.6万间,被灭绝的家庭有5500多户,被杀害的群众近3300人,被抓走的有2300多人,下落不明的有3300多人;土地荒芜近3.5万亩,饿死者达2.3万多人。
别的不说,仅这3条,对于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进行长征这段历史就值得纪念。我经过“走走党史———长征行”之后,逐渐形成了一些看法。在这里想讲这样3点。
一是要将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同作出战略转移的决策加以一定区别。这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因果关系,但又不能混为一谈。进行战略转移,这无疑是错误路线指导的结果。但不能因此就认为作出战略转移的决定也是错误的。当年的错误领导在拒绝采纳毛泽东等的正确意见导致第五次反“围剿”遭受严重失败后,没有别的选择,唯一出路只有转移长征。因此,对长征的决策不能否定。
二是要将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遭受的挫折同苏区人民为长征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加以区别开来。中央红军在长征前期受挫是一回事,苏区人民为长征作出的巨大贡献又是一回事。这两者不能混淆。没有苏区人民为长征作出的各种准备,中央红军转移长征是根本不可能的。仅此,苏区人民的奉献精神就是极其伟大的,上述宁化人民为红军长征所作的奉献和牺牲也是极其伟大的,需要充分彰显。
三是长征的出发地是多元的,属于不同层面的出发地不只一个。比如,瑞金是中央首脑机关的出发地,于都是中央红军绝大部分队伍的集结出发地。还有红军部队从其他地方直接出发突围长征的。从上述讲到宁化的材料看,如果核定属实,驻在宁化地区的部队同其他许多地方的红军部队一样,也是先转移到于都集结,然后渡过于都河才开始长征的。如果是这样,宁化可以称为中央红军转移长征的最初出发地之一。
三、弘扬长征精神,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纪念红军长征,我们一方面要表达对当年为保卫中央苏区而捐躯的先烈和在长征中的死难烈士的哀思,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也是先烈们所企望的,要弘扬长征精神,建设美好的家园。什么是长征精神?9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时,江泽民曾经对它所包括的基本内容作过表述。根据我走长征路的实际体验,它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忠诚革命、必胜信念,不畏险阻、艰苦奋斗,求实求是、机动灵活,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互助友爱、患难与共,一往无前、不怕牺牲。这里,最根本的是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未来理想的坚定信念。这是战胜敌人、克服险阻、渡过艰难的原动力,是派生长征精神其他要义的初始源泉,因而可以说是整个长征精神的精神之源。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