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化与中央苏区的发展
闽西和赣南,这是毛泽东、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之后,辗转来此创建中央苏区时所打造的最初两块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多次穿插于闽西赣南之间转战。第二次入闽作战达8个月,在闽西南片各县建立了红色政权,扩大和初步巩固了闽西苏区;同时,经过古田会议,解决了党内的纷争,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和发展了建党建军纲领。这次会后,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二出闽西再进赣南时,在1930年1月上旬和中旬先后来到了宁化。朱德率军首次解放了县城。毛泽东率军转战闽西北片诸县,经过宁化县北部山区向江西广昌进发。沿途,同朱德所率的红军一样,组织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这样,宁化首次成为闽西北片的红区县。毛泽东正是在这次翻越武夷山的行军途中,如他本人所说,在马背上吟就了“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著名词章。一年半后,打破国民党政府军发动的第三次“围剿”后,宁化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在1933年7月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攻克泉上土堡之后,宁化成为中央苏区的全红县。
宁化对中央苏区的存在和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它表现在许多方面,最主要的是这么几点:第一,宁化是中央苏区的东大门和最后丧失的根据地之一。宁化在中央苏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地处武夷山东麓,是拱卫中央苏区首府的门户。中央苏区在扩大版图时,要囊括它。由于它的重要地位,中央苏区在后期将中共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迁移至此。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它属于“中央苏区战略的锁匙”要地,是与国民党军争夺的重点地区之一,因而成为中央苏区坚持到最后的8个县之一。
第二,宁化是中央苏区的粮仓之一,为中央红军提供给养和后勤保障的重要基地。宁化在成为中央苏区的基本县之后,据史料:1933年冬,为了解决苏区军民食油困难,全县大力扩种油菜,次年的油菜籽产量达1.9万斤,宁化成为福建省种植油菜最多的一个县。至1934年,全县开垦荒地6200亩,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1933年8月至10月,全县捐粮14万担,有3个区获得省苏维埃政府授予“筹粮模范区”称号。1934年2月,临时中央政府下达筹粮650万斤的任务,宁化完成最多,质量最好。在第五次反“围剿”后期,在宁化还建有六所红军医院和一个大兵工厂。这些都为保证红军供给,医治红军伤员,提高红军的战斗力,支援反“围剿”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宁化是中央苏区扩红支前的重要县域之一。随着反“围剿”战争的不断展开,苏区的扩红支前任务愈益繁重。据资料载,当年全县有3.6万户,13万人口,其中男性6.65万人、青壮年2.16万人。先后参加红军的有13777人。平均不到3户有1户是军属、每10人中有1人参加红军、青壮年中不到2人就有1人是红军,加上地方赤卫队员,青壮年几乎全部上了前线。1933年9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授予宁化两个区为“扩红模范区”称号。妇女也挑运粮食支援前线。1934年春,有1300名妇女运粮支前,5000多农民到前线抬担架。其间,闽西南片的几个县还派代表前来学习扩红支前经验。
宁化人民对中央苏区的生存和发展作出的上述巨大贡献,是宁化成为中央苏区闽西北片坚持到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出发长征之前的最后一个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宁化与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宁化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处于二线,是战略后方。红三军团第四师在凤凰山一带待命。凤凰山,地处中央苏区腹地,山峦起伏,林木茂密,往西南70公里便到瑞金,既有利于大部队隐蔽集结行动,又便于保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