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复杂,不能完全照办,必须和我们的现状结合起来。中国是农业国,不可能把每家有几个鸡、几头猪都统计起来。中国开始建设时,计划的线条是粗的,将来由粗到细。”他在总结“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后提出:“研究合理的比例关系,决不能只依靠书本,生搬硬套,必须从我国的经济现状和过去的经验中去寻找。”陈云的这种态度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
10月,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在广州集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共同审阅了国家计委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初稿)》。11月,陈云主持召开了11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一五”计划的方针任务、发展速度、投资规模、建设重点、工农关系、地区布局和人民生活等重大问题再次进行了讨论,对初稿提出了若干修改和补充意见。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审阅,中央责成国家计委对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再作进一步修改。这些修改,基本上是以初稿为基础的,没有再重新编制。
1955年3月31日,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陈云主持起草的“一五”计划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决定原则通过这一草案。6月,中央委员会根据全国党代会提出的意见,对草案再次进行了修改。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
以粮食换机器
在短短5年中,苏联政府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帮助新中国编制计划、援建项目、供应设备、传授技术、代培人才、提供低息贷款,并且派出3000多名专家和顾问来中国帮助建设。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国际关系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但这种援助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无偿的,而应该是互利的。通过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技术资料和管理方法来建设中国工业化的基础,需要大量的资金,特别是外汇资金。中苏两国协定中规定,中方在1954年至1959年间提供钨砂、铜、锑、橡胶等战略物资作为援助的部分补偿。但中国经济刚刚从战争破坏中得到恢复,国内需求尚难满足,可用于出口的物资就更为紧缺,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外汇资金极其紧张……那么,用什么东西去换回中国的工业化呢?陈云认为,只能在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上打主意。
1950年6月6日,陈云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发言,提出:“中国是个农业国,工业化的投资不能不从农业上打主意。搞工业要投资,必须拿出一批资金来,不从农业打主意,这批资金转不过来……搞经济工作一定要多方考虑,统筹兼顾。现在我们是在粮食、棉花上打算盘。”他在1954年9月的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明确这个“算盘”的内容,那就是:“我们必须进口大量的机器装备,来建立我国的工业基础,以便在若干年以后,把我国改造成为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为了进口机器装备,我们必须用出口物资去交换。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国家,能够出口的主要物品是农产品。”
但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并有了很大增产,但过去长期被抑制在极低水平的消费,特别是粮食、油脂、肉蛋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消费有了很大增长,供求关系本来就比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消费增长的需要和国家建设需要之间就出现了矛盾。
在生产还不能大量增长时,只能在消费上打主意,在保证国计民生的的基础上先外销后内销。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指示对外贸易部:“密切内外销结合,扩大内外交流,保证供应工业建设的需要”,“凡对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商品(如粮食、大豆、植物油等),保证国内供应是需要的,但不能只强调这一方面……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来,以供出口。凡对国计民生关系较小的商品,应积极组织出口;有些商品(如肉类、花生)更可适当节减国内消费,以满足出口需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