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土炕上和农民聊天……
时间长了,加上乡亲们和同事们的关照,陈伟华逐渐适应了农村生活,越来越投入地开展教学工作,并在乡下感受到了农民身上的质朴、醇厚的人情味。淳朴的乡亲们在陈伟华的身上似乎也看到了陈云的影子。他们可不在乎什么政治风险,拉着陈伟华的手,诚恳地让她转告父亲:“让他老人家放宽心,保重身体。”陈伟华将这些口信带给陈云,陈云的脸上便呈现出温暖的笑意。
此时,陈伟华才真正理解了父亲,为什么在她跑回家时对自己那样严厉,他是要自己在乡亲们中间解除孤独,去和地方的老百姓亲近!陈伟华不由得想起父亲曾多次对她们兄妹讲的话:“你们就得自己到社会上闯一闯。特别是女孩子,要想在社会上站住脚,一定要在政治上成熟起来。”这句话,陈伟华记了一辈子。
不久,陈伟华从小学调到中学任教,离家更远了,她只能两星期回一次家。每次回家时,父亲都把她叫到身边,详细询问她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陈云尤其关心农村的生产状况和老乡的生活。当听说乡亲们并未因“文化大革命”而放松生产时,陈云非常高兴,连连说好。
一次,陈伟华对父亲说,乡下太穷了,老乡连手纸都用不起。陈云听了,十分认真地掰着手指头给她算细账,告诉她农民之所以用不起手纸,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他叮嘱陈伟华,在农村不要穿皮鞋,工资要省着花,不要脱离群众。后来,陈云知道陈伟华存了一点钱,就打趣地问她:“你的存折上有多少钱了?是个‘财主’了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伟华把自己完全融入了农村的广阔天地里,也融入了学校的集体之中。每次回家,她都要东奔西跑,为乡亲们代买东西。陈云知道后,高兴地对家里人说:“南南(陈伟华昵称)每次回来,还要为老乡买东西,她也成了一个怀柔人了!”
两封特殊年代的家书与两个磨得锃亮的普通核桃
陈伟华回忆说:“‘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受到严重冲击,一度被迫离开北京到江西‘蹲点’,这反而给他提供了又一个极好的读书学习的机会。”“翻开这一时期父亲读过的这些书,能清楚地看到他用钢笔和不同颜色的铅笔在上面画的大量的道道、杠杠、圈圈,以及写下的一些批注。当时父亲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又身处逆境之中,看着这些熟悉的字迹,可以想见他老人家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在读着书,又是怎样专心致志地在思考着有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在当时的那种特定历史条件下,陈云的家庭与许多家庭一样历经沧桑。一家7口人分散于全国各地。陈云化名“陈元方”南下江西,他的夫人于若木被下放到湖南衡东“五七”干校。孩子们也分别到了干校、农村和部队。在下放期间,都经受了艰苦生活的锻炼。幸运的是,他们都被当成“可教育好的子女”对待,没有受到太多歧视。
早在延安时期,陈云就系统学习了马、恩、列、斯和毛泽东的哲学著作,这为他后来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打下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他在繁忙工作的同时,不仅仍然勤奋学习,而且注重调查研究,虚心向工人、农民和专家请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于指导实际工作。陈云这种一生勤奋学习、刻苦读书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孩子们。“文化大革命”对父亲的冲击,使陈伟华受到很大的震动,头脑中出现了很多疑问,自己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使她想更多地了解社会。于是,陈伟华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读书欲望。
1970年12月8日,在北京怀柔农村任教的陈伟华给远在南昌的父亲写了封信,诉说了自己的学习愿望。陈云接到信后,当天就怀着“万分欢喜”的心情给女儿回信。在信中,他要求女儿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说“哲学是马列主义根本中的根本”。同时,为了使女儿了解国内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