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在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人以上,此举不仅促使了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也使农业形势特别是粮食总体困难的局面得到了缓解。
与此同时,对留在城市中的人口的生活问题,陈云也十分重视。如何稳住不直接生产粮食的近一亿城市人口的肚皮,如何确保他们的最低营养需要,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对这一问题,陈云是从政治的角度、稳定大局的角度来看待的。他对大家讲,“目前,这一问题,是国家大事。如果六千多万人身体搞得不好,我们不切实想办法解决,群众是会有意见的。人民群众要看共产党对他们到底关心不关心,有没有办法解决生活问题。这是政治问题。”
为此,陈云首先向营养学研究人员进行了调查。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关于营养含量的测算数据报告供陈云参考。
边看报告,陈云边陷入了深思。这份报告指出,每人每天最低限度需要70克蛋白质,而除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肉类制品和蛋制品之外,500克大豆也能提供200克左右的蛋白质。报告建议,在缺少肉类和蛋品的情况下,用大豆来补充营养,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办法。
经计算发现,如果采用大豆,那么一亿城市人口,每人每月供应3斤大豆,每年的需要量是30亿斤大豆。而全国大豆的年产量,1961年虽有所减产,但也达120亿斤。因此,从中拿出30亿斤来满足城市的需要是可能的。
“大豆”方案就这样敲定了,陈云开始转而着手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在两年内,先逐步在大中城市的六千多万人口中实行,作为补充手段,再从海洋中开发营养来源;除此之外,到1963年底,对大中城市的六千多万人,再每人每月增加半斤肉。这样一来,城市居民蛋白质的摄入量就有了更为充分的保障。周恩来看到这一方案后,对此大为赞许,说陈云为人民群众的生活不仅亲自规划,而且考虑细心、周全,有了植物蛋白,还考虑要有点动物蛋白。
对此,陈云是这样认识的:“我们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是要吃饭的,不能天天靠吃马列主义过活,一天不吃饭,肚子就饿得哇哇叫。”
关键是要进口粮食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公社化、共产风、浮夸风,再加上全国连续三年的大面积干旱,使我国农业元气大伤。随着全国性大饥荒的延续,一些地区开始出现逃荒、饿死人的情况。危急关头,经周密调查和深思熟虑,陈云毅然提出:进口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但那是“左”倾思潮泛滥的年代,报纸上天天宣传“大跃进”的巨大成就,人们已经习惯了粮食问题早已过关的提法。现在,突然出现了“从国外进口粮食”的提议,可以想象这需要冒多大的政治风险!
陈云反复向人们阐述当前进口粮食的必要性:“进口粮食,有没有危险?我看,再咬紧牙关搞几年,对我们有利……我看宁肯每人减少一尺布,也要多进口十亿斤粮食。”“稳定市场,关键是进口一些粮食……当前只有首先抓好粮食,整个局势才能稳定,同农民的关系才能缓和,而且多种经营也才能好转。没有粮食是最危险的。市场上其他商品少了当然不好看,现在已经不好看了……但是比较起来,还是粮食重要得多。”
进口粮食的建议合情合理,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1961年2月,来自澳大利亚的第一批进口粮食运抵中国。一场进口粮食的大行动迅速展开了。
受这件事的影响,此后进口粮食就不再被视为不可逾越的禁区了。而且进口的地区也多了起来,包括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美国(陈云建议经法国转口)等资本主义国家,这样,从事具体进口操作的同志在进口粮食时也能货比三家,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而国家也利用这批粮食在粮食调度上发挥了作用,伴随着国内生产情况的好转,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我们可以利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