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民对同志热情、谦虚,对自己却是严格的。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
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队到外面搞一天野营训练。这对我来说是很新奇的,虽然又要练紧急集合,又要背着背包行军、爬山,可是我总觉得很有趣。出发前,正好杨志民身体不舒服,疝气又正好发作,行走有困难。
我劝他向领导上请假,不必参加。他却说:“要是真上战场,敌人打来了,还好请假吗?去向敌人请假吗?要求敌人等我病好了再来吗?”我说:“这又不是真上战场。”他听了很不高兴,说:“我看你呀,还带着一脑子小资产阶级的不切合实际思想,你当这是做游戏吗?我们在这里学习的每一个课目,都是为了准备上战场,同敌人真刀真枪干!”他坚持参加了这次野营训练,一路上咬牙坚持,不掉队,还抢着帮别人背东西。当天晚上返校途中,作了最后一个训练课目:包围搜索一个小山头的残敌。这是较艰苦的,要分散成小组,冒着漆黑的夜色,漫山遍野地搜索,爬山、跳沟坎、登悬崖、钻小树丛,个个累得浑身衣裳汗湿透。杨志民尽管身体不好,却一步也不拉下,冲锋陷阵,做得那么认真,真像是上了战场一样,还不断向身旁的同志做鼓动工作。可是,回到学校,他已累得不能动弹了。 1938年六月底,我们队的学习基本上结业了,大部分同学已纷纷离校奔赴前线和敌后,我也被批准到华北八路军去工作。和我同路去华北的,还有黄再生和孙xx(已忘他的名字)。这两位同志,都是和杨志民同路从宿务回来的。命令公布后,杨志民将我们三人召集在一起,恳切地说:“你们被批准上前线,我为你们高兴!你们还要走很长的路,我身边还剩有点钱,分给你们每人一块钱,在路上也好买碗茶水喝。”
当时,我早已身无分文,当拿到他给的这一元钱的票子时,真是激动万分!这不是一张普通的钞票,而是一个革命同志火热的心呀!这张钞票,我保存好长时间,再困难也舍不得用掉。
我们出发的那天早晨,杨志民很早就起床,帮我们整理行装,并一再嘱咐道:“一路上要多加小心,互相关心帮助。”我问他:“你准备到哪里工作?”他说:“现在还不晓得。听从组织安排,叫到哪里就到哪里。”我问:“你是不是要参加华侨工作团回南洋去?”他说:“这也要看组织上的安排,党叫我回去,我就回去。不过按我自己的想法,我希望能在祖国的土地上战斗一辈子,把我的全部力量贡献给祖国。祖国需要时,我随时准备献出我的生命。”他又说:“这一次,也说不定是我们最后分别。那也不要紧。我们是共产党员,就是要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的。”
那天早晨,我们出发去华北各地的有几十位同志,其中有好几位是我们区队的华侨青年。杨志民和其他许多留校的同学以及领导同志,将我们送出学校大门外,又沿着城东飞机场向东送了好远。大家一起慷慨激昂地高唱着《再会吧,在前线上》歌子,依依惜别: “再会吧,在前线上! 民族已到生死关头,抗战已到紧要时候。怕什么流血,什么牺牲!坚决抵抗! 把残暴的日本野兽,都赶出中国的地方!中华民族儿女们,慷慨悲歌上战场,的海一二不复失地誓不还乡!……” 我们离开时,杨志民送我们走了好远,才停下步,我再次同他握别,然后昂首阔步向东方进发。那天的晨雾很浓,走出几十步,我和黄再生等几位同志再次回过头,想再看看杨志民,但被浓雾遮住,看不见了。我们就大声喊道:“在前线上再见!”听到了远处传来杨志民同志亲切而坚定的声音:“在前线上再见!祝你们胜利!…… 光阴荏苒,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和杨志民同志却再没有见过面。1939年春天和冬天,我曾两次回延安,都急切地打听他的消息。有人告诉我说,杨志民同志在我去华北不久后,也分配去华北晋东南根据地工作了。但我打听不到他的具体工作单位,后来,还听到有人传说:杨志民同志在敌寇扫荡中牺性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仍无法找到他是否确已牺牲的证明,也打听不到他离开延安后的具体情况。只有他那火一般的革命热情,和他那青松似的挺拔、正直的性格,永远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泉籍华侨青年回国抗战,充分彰显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和祖国人民高举抗日大旗,奋起抗敌的英勇行动,激发了广大爱国华侨同仇敌忾、抗日救国的民族情感。许多泉籍华侨青年,放弃学业,辞掉职业,告别温暖舒适的家庭,在华侨救亡团体的组织和资助下,回到祖国,奔赴战火纷飞的战场,参加神圣的抗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