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走”不是目的,最终要寻找落脚点,但数次尝试未果。能否谈谈红军长征落脚点变化的来龙去脉?
陈传刚(助理研究员):长征落脚点选在何处,经过了相当多的周折。博古、李德等人的原定计划是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先放下行李,再反攻。但由于消极避战,一味西逃,遭到重挫,8.6万人锐减到3万。如果继续原定计划,势必与多我五六倍的敌人决战,甚至可能全军覆没。毛泽东挺身而出,力主放弃原定计划,挥师贵州,在川黔边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后来,蒋介石又调集了约40万兵力围拢而来,在刘伯承、聂荣臻的建议下,决定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川西或川西北创建新的根据地。这是红军落脚点选择的第三次变化。
由于敌军兵力优势太大,封锁了长江,红军北渡受阻,中央决定暂放弃北渡计划,改为在川黔滇地区大范围机动作战,寻机北上。正是在这一阶段,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广大地区,四渡赤水,二战遵义,南渡乌江,威逼贵阳,进军云南,巧渡金沙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终于跳出包围圈,渡江北上,争取创建川陕甘根据地。这是长征落脚点的第四次变化。
由于张国焘的干扰,川陕甘计划也没有实现。这时,毛泽东提出在与苏联接近的地方创造一个根据地的设想,以便将来向东发展。这是长征落脚点的第五次变化。红军继续北上,终于走出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渡过了最艰苦的阶段。在甘南哈达铺,红军从当地获得的报纸上进一步证实,陕甘两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正蓬勃发展,毛泽东说:北上抗日,首先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随后,榜罗镇会议决定,把红军的落脚点放在陕北,“在陕北保卫和扩大苏区”。
长征落脚点的六次变化,苦苦追求的都是建立一个巩固的根据地。长期流动作战,伤员无法安置,没有可以依赖的后方供应,弹药和给养极度匮乏,艰险和困苦常人无法想象。经过艰苦卓绝的跋涉,红军边行军、边筹粮、边打仗,终于落脚陕北,建立了巩固的大本营,从此才转危为安。在汲取红军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我们也强烈感受到全面建设现代化装备与后勤体系的重要意义。
记者:遵义会议后,红军因高速机动出现高度疲劳,不少人不理解运动战,产生了埋怨,好像在领导层也出现了争论。当时的真实背景是怎样的?中央是如何处理的?
王建强(助理研究员):既无根据地依托,又被敌重兵包围,红军别无选择,只有以长距离高速机动,摆脱困境。这就是有些人抱怨的走“弓背路”的由来。1935年2月16日《告红色战士书》中说:“在不利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冒险的没有胜利把握的战斗。因此红军必须经常的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这一阶段,红军的“走”不是逃跑主义的机械行军,而是“以走制敌”,诚如聂荣臻所说:红军“好比落在了敌人的口袋里,如果不声东击西,高度机动,如何出得来?”“为了甩掉敌人,更不可能不多跑一点路;有时敌变我变,事后看起来很可能是跑了一点冤枉路,这也难免。”毛泽东在反“围剿”时提出的行之有效的运动战原则,广大指战员都认可,但开始长征后,机动更加高速,更加频繁,距离也更长,同时由于失去苏区依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休整而更加艰苦。高度疲劳,再加上个别战斗没打好,红军有损失,引起了一些不满。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给“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写信埋怨说,红军尽走“弓背路”,“这样会把部队拖垮的”,红军应走“弓弦”,走捷径。林彪的意见,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5月12日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指挥,批评了林彪,统一了思想,坚持高速机动作战的方针。结果如何,历史已经做了回答。
走“弓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