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共同选择。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大片河山沦丧,另一方面,蒋介石坚持以主要兵力“围剿”主张抗日的工农红军。
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抵抗侵略,把红军的前途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将红军的战略转移同北上抗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最复杂、最困难的战略指导问题。一路上,红军每到一地都向群众宣讲党的抗日主张,以北上抗日为旗帜进行的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保证了红军同人民群众和各种爱国力量在全国范围的大团结,这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当战略方针鲜明地转变为北上抗日之后,党就把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的战略退却,升华为一个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有巨大号召力的伟大战略行动,党起到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并为赢得新民主主义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略方针的转变必须适应时局的变化。历史证明,红军的战略选择充分考虑到了时局的发展,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牢牢抓住了红军发展的最佳战略机遇。当前,我们面对一系列崭新的时代挑战,如何把握时代的主题,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如何科学规划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规模及改革进程,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有效维护国家权益与国内稳定,顺利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等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胡锦涛主席洞察国际战略形势,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能否有效履行这一使命,将决定我军能否抓住机遇,把军队建设推上又快又好的发展轨道。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牢牢抓住新世纪头20年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
记者:红军的指挥体制在长征中发生过重大变化,富有效率的指挥体制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您能否谈谈当时的指挥体制是如何调整的?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陈力(研究员):长征之前,中央成立了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是最高指挥机构。长征初期,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使红军陷入绝境。1934年12月18日,政治局曾在黎平召开会议,限制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为了从根本上纠正军事指挥的错误,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三人团”,由朱德、周恩来负责军事指挥,确定周恩来为党内委托的在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人。后来的猴场会议规定,必须由政治局讨论作战问题,由于多数人对军事指挥不精通,讨论过程漫长,决策迟缓,最后往往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形成决定。这种指挥方式显然不利于抓住战机,快速作战,摆脱敌追堵。这时,又发生了是否进攻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的争论。毛泽东坚决反对,认为红军不应去打固守之敌,应该在运动中寻机歼敌,但他却是少数派。后来,经过毛泽东反复劝说,红军最终决定放弃打鼓新场。这件事使毛泽东感到,指挥作战不能靠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必须建立集中指挥体制,减少环节,才能使指挥适应快速作战。在毛泽东建议下,中央决定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又称“新三人团”),全权指挥红军作战。从此,红军在这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指挥下,在赤水河两岸往返穿插,乘虚挺进云南,渡过金沙江,夺取了决定性胜利。精干高效的指挥体制,对保证红军长征胜利太重要了。
今天的战争形态已进入信息化阶段,精干高效的指挥体制和及时权威的决策机制,已经成为主动权得失的关键。必须加快指挥体制改革步伐,克服条块分割、政出多门、机构重叠的现象,解决因协调不力、关系不顺引起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内耗,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作战潜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效益。这是红军长征胜利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经验。
记者:红军在长征途中深感流动作战的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