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头条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赋》(10)中医解剖学之祖王清任赋
2023-06-20 09:01:08
作者:李新彦 屈维英 谢君国 董治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清代具有改革精神之医学家王清任,慧目躬身人体解剖,撰《医林改错》之名著,辨古人脏腑解剖之是非;创“活血化瘀”之大法,启中医治心脑血管疾病之新局。堪称:杏林之翘楚,医坛之瑰宝,中西之合璧。

    王清任(公元1768-1831年),一名全任,字勋臣。直隶玉田(今河北玉田)人,“为武庠生,纳粟得千总衔,性磊落。精岐黄术,名噪京师”。王公一生活动于河北玉田、辽宁沈阳(奉天)和北京(京师)一带,在京设药铺“知一堂”,坐堂行医,直至客死北京朋友家中。

    王公在医疗活动中,日益体察到人体解剖学之重要,明确提出:“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自恨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然则,此其时也,正当清代中期,世人被旧礼教、封建思想束缚,人体解剖何其难也。王清任不得不把“解剖室”设在义冢墓地以及刑场之上,常临野冢,看露腹之死婴;再入刑场,察剐犯之脏腑。亲察亲验,知脏腑之结构;屡试屡检,明解剖之未知。王公曰:“古人立方之本,效与不效,原有两途,其方效者,必是亲视其症,屡验其方;其不效者,多半病由议论,方从揣度。以议论揣度,定论立方,如何能明病之本源?”可见,亲身实践,不断探索,方获有效之方;病症不明,揣度处方,焉有奏效之期?

    王公复云:“尝阅古人脏腑论,及所绘之图,立言处处自相矛盾,其中有自相矛盾者,有后人议驳而未当者。本源一错,万虑皆失。”虽有更正之心,而无脏腑可见。后值小儿正染温病痢疾,十死八九。当地乡风,更不深埋,意在犬食,以利下胎。于是,王氏潜于滦州稻地镇(今河北滦县西南丰润县间)义冢,细察破腹露脏之儿,日有百余。复多次赶赴刑场,睹剐犯之脏腑,虽有不忍,亦无退却。不避污秽,孜孜以求,亲见脏腑,精察增补,遗范后人,非同凡举。“访验四十二年,方得的确,绘成全图”,连同其它医论,于1830年著成《医林改错》2卷,畅行华夏。63年后,英国人德员曾将该书上卷一部分刊登于《博医会报》上。

    复观王公对中医之贡献,重在精研脏腑、气血之理论,首创“活血祛瘀”之大法。王公论曰:“治病之要诀,在明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虛实,实者邪气实,虛者正气虚。”是故,公对各种病症多从气虛、血瘀论述病机,分别釆取补气、逐瘀之法。由于所治病症不同、病因病机各异,又相继衍生出理气活血、补气活血、通络活血、解毒活血、回阳活血、化痰活血、逐水活血等法,并创制了不少传世名方,补前人之不及,辟治“风”之新径。病在上焦,则有通窍活血汤;病在中焦,则有膈下逐瘀汤;病在下焦,则有少腹逐瘀汤。半身不遂,则有补阳还五汤;瘟毒吐泻,则有解毒活血汤;肢冷眼塌,则有急救回阳汤;抽风不止,则有可保立苏汤……

    王氏犹创“脑髓说”,认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心主血脉,脑主神明。此说摆正了心脑关系及其功能,与西医不谋而合,殊途同归,与时代同步而行。

    伟哉王公,一朝天使化成龙,千古赞歌唱英雄。慧目躬身创解剖,杏林易俗开新风。我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梁启超高度赞扬王清任“诚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论者”,其敢于冲破旧礼教、封建思想束缚之大无畏精神,及其在人体解剖学方面之杰出贡献,当为中医史树一丰碑,国人永志纪念。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国古代十大名医赋》(9)温病学家吴鞠通赋
·下一篇:《中国古代十大名医赋》(7)火热派刘完素赋
·全民健康 中国方案——大健康系统与居家康养⑦
·全民健康 中国方案——大健康系统与数字中国⑥
·全民健康 中国方案——大健康系统与中医药发展⑤
·全民健康 中国方案——大健康系统与乡村振兴④
·全民健康 中国方案——大健康系统与疾控防疫③
·全民健康 中国方案 大健康:全民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建设②
·全民健康 中国方案 中医——历史的拐点①
·全民健康 中国方案——构建全民健康管理系统 完善国民健康保障体系
·新时代:红色文化与时俱进概述
·中医是中国人的魂
振兴中医云平台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振兴中医云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振兴中医云平台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振兴中医云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