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振兴中医>>正文
特稿:关于加强中医院校古汉语和中医经典课程比重的建议(图)
2021-03-05 13:10:24
作者:朱世增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2019年10月20日发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第四条《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提出:“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清晰的改革思路。针对多年来中医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加强中医院校古汉语和中医经典课程比重。理由如下:

    (一)中医与古汉语密不可分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其后历代均有发展,故而中医经典著作无一不由古汉语写成。中医与古汉语密不可分。
纵观古往今来的医学大家,无不是古汉语与传统文化根基扎实。汉代大医学家张仲景,可谓亦儒亦官亦医之翘楚,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后世奉为圭皋;二书中的方剂,后世称之为经方,活人无数,张氏因此被尊为医之祖、医之圣。唐代的大医学家孙思邈,精通儒学、道学、医学,被称“山中宰相”。其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中医之经典著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孟河医派传人丁甘仁先生于上海创办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古汉语为该校之基础课程。这一学校培养的学生可谓人才济济,如程门雪、秦伯未、章次公被誉为沪上医林三杰。这些老中医大多能文能诗,书法绘画无不涉猎,正是这种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方能孕育出这些医学大家。故而雄才大略的毛泽东与章次公先生交谈后,赞叹其为“难得之高士!”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其医理之精湛、其医术之高明,绝非普通以医为业者所能望其项背,更是古汉语研究之大师;而被誉为中医旗手的任应秋先生,青少年时代即能背诵十三经;当今中医泰斗邓铁涛、裘沛然、颜德馨、朱良春、张灿岬等,无不是诗词书画与医学成就交相辉映,国学基础雄厚。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历代中医名家无一不为国学大家,而古汉语为国学研究之基础,亦为中医学基础之中的基础。

    (二)当下古汉语和中医经典在中医院校教学中地位尴尬

    近年来的中医教育面临着被西化的命运。中医学生们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在校学习时间都用来学习与中医专业无关的知识,一些中医典籍课程不断被删减,甚至变为选修课和辅导读物。与此相应的则是古汉语课程处于逐渐被削弱的尴尬地位。如此教育,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中医理论基础不扎实,渐次沦为西医的附庸。长此以往,几千年来保证我们这个民族健康、繁荣与昌盛的中医学就将于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消亡,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酷事实。

    (三)两点建议

    古语云“儒老成医”,俗话说“秀才学医,笼里捉鸡”,两句话都是古汉语、医古文与中医关系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离开了古汉语基础、忽视了中医经典的研究反而强化与中医无关的课程,可谓舍本逐末。

    为此建议:

    1.提高古汉语教学和中医经典课程在中医院校教学中的地位,古汉语和医古文两门课程的学时不能少于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如是,中医事业则大有希望,中医幸甚!民族幸甚!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关于加大依法惩治医闹犯罪力度的建议(图)
·下一篇:特稿:关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增加中医中药知识教学的建议(图)
·文化自信,传承精华——中医药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核心路径(图)
·关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增加中医中药知识教学的建议(图)
·特稿:关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增加中医中药知识教学的建议(图)
·关于加强中医院校古汉语和中医经典课程比重的建议(图)
·关于加大依法惩治医闹犯罪力度的建议(图)
·特稿:关于加大依法惩治医闹犯罪力度的建议(图)
·关于改革中医教育的六点建议(图)
·特稿:关于改革中医教育的六点建议(图)
·关于在中医院校建立中医疫病防治学科的建议(图)
·特稿:关于在中医院校建立中医疫病防治学科的建议(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文化自信,传承精华——中医药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核
特稿:文化自信,传承精华——中医药应该成为文化传
特稿:文化自信,传承精华——中医药应该成为文化传
关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增加中医中药
特稿:关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增加中
特稿:关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增加中
关于加强中医院校古汉语和中医经典课程比重的建议(
特稿:关于加强中医院校古汉语和中医经典课程比重的
特稿:关于加强中医院校古汉语和中医经典课程比重的
关于加大依法惩治医闹犯罪力度的建议(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