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中华教育>>正文
特稿:弘扬优秀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湖北文理学院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系列活动(组图)
作者:胡磊、王清波
浏览次数:
2025-04-23 13:54:1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学校党委书记吴超仲教授为师生作国学经典导读。

学生阅读《践行国学经典手册》。

湖北文理学院举办第七届诗词大会。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日前,在湖北文理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德园”,该校党委书记吴超仲以“志”为题,为师生作国学经典导读。导读中,吴超仲书记结合诸葛亮躬耕陇亩的典故,阐释“淡泊明志”的精神内核,引导师生从典籍中感悟修身治学之道。

    湖北文理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毗邻诸葛亮故居古隆中。学校秉承“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隆中精神,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新路径。2024年5月,湖北文理学院正式启动“国学经典学习——湖文读书会”,形成了每周四下午在图书馆二楼“一站式”学生社区“德园”主会场举行国学经典读书分享活动,18个二级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分会场1000余名师生通过视频连线同步参与的办会模式。线下线上联动的办会模式打破了空间限制,使更多师生能够加入到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来。

    吴超仲在读书会启动仪式上寄语师生:“希望读书会成为师生共品经典、共话成长的平台,让师生在经典中汲取智慧,在传承中坚定信念,在实践中砥砺品格,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育人中的作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国学经典学习——湖文读书会”坚持“学经用典,修身养性”,引导广大师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将教育教学与经典阅读有机融合,丰富校园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爱国精神。每期读书会由导读讲师围绕主题进行学习分享,参会的师生自由交流,分为“感悟经典、践行经典、研讨经典、诵读经典”四个环节。读书会强调学以致用,通过师生“共学、共享、共长”,达到“引发思考、引起共鸣、引导践行”的效果。“国学经典学习——湖文读书会”为师生搭建了一座通往国学经典的智慧桥梁,已成为学校党建引领、文化育人的实践典范,为校园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国学经典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明德正心——以国学经典厚植立德树人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国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从国学经典中汲取立德树人的智慧,有助于涵养学生品德,坚定文化自信,引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践行责任担当,筑牢新时代青年的人生价值根基。

    湖北文理学院依托“国学经典学习——湖文读书会”平台,通过深入挖掘国学经典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系统凝练出“修德”“修心”“修身”三部分内容,分为“爱”“善”“孝”“礼”“信”“和”等16项核心主题,积极推动《中华经典导读与践行》课程建设。课程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共计36学时,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价值观念。通过经典导读与实践结合,引导师生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涵养品格,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立德修身——将国学经典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湖北文理学院将“国学经典学习——湖文读书会”作为学校“党建及文化引领专项行动”中文化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出台《湖文读书会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工作方案》,以“一库、三课、四行动”为框架构建国学经典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学校通过组建由校内外国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组成的专业导读讲师库,打造学养深厚、结构合理的多学科协同教研团队。通过一体化推进国学经典基础课(第一课堂)、研读课(第二课堂)和实践课(第三课堂)三大课堂建设,协同推进“经典筑基、经典研读、经典践行、经典普及”四大行动,构建集教研教改、课程思政、经典传承、实践育人于一体的多维立体国学育人体系,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厚德笃行——以国学经典深化立德树人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湖北文理学院“国学经典学习——湖文读书会”实施以来,校园国学经典学习氛围日益浓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蔚然成风,形成系列成果,育人成效日益彰显。一支专业素养突出、深耕国学经典教学科研的教师团队已逐步建成,涌现出高新伟、高其文、孙小舟、王晓艳、熊明秀、高志明等一大批“湖文读书会国学经典名师”。《湖北文理学院:以国学经典涵育时代新人》《坚持理论实践并举 全面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等被光明日报刊发,《凝练“隆中精神” 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在中国教育报刊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究》在中国文化报刊发。学校组织专业团队精心编撰了国学经典教材《传统文化精粹》,打造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国学经典金课,同时开设了100余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选修课,供全校学生选修。在全校遴选评比出一大批融入国学元素的课程思政类教研项目,构建学校“以文化人”案例库。通过编印《践行国学经典手册》,引导学生研习践行,促进知行相长。“国学经典学习——湖文读书会”迄今已举办35期活动,其中包括“25+高校经典研讨共同体”专家线上讲座4场、线上主题研讨2次,承办了全国“25+高校经典研读共同体”第6期专题研讨会,与襄城区合办“思齐大讲堂”,共有3万余人次参加“国学经典学习——湖文读书会”各项活动,国学经典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帮助他们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创新思维,实现全面发展。2024年,“国学经典学习——湖文读书会”获评“襄阳市优秀阅读群体”,学校获评“25+高校经典研读共同体”第三期经典研读活动先进单位。

    文以载道,经以启智;与圣贤对话,与经典同行。展望未来,湖北文理学院将持续以“国学经典学习——湖文读书会”为平台,推动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让国学经典成为引领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让文化软实力深度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中心小学: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中心小学: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组图)
·特稿:三八节礼赞
·特稿:小荷才露尖尖角(组图)
·开学季:延寿县法院的法治副校长们开讲啦!(组图)
·中红网-王占伟:陈氏别传
·特稿:山东淄川:小学生走进孔子故里(组图)
·温如昌:孝道——万世传承的中华信仰
·特稿:陕咸阳学校重视体育打好基础(组图)
·延寿县举行红色经典主题诵读活动(组图)
·千古圣贤——孔子篇(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弘扬优秀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湖北文
中红网-郭海鹏:红军东征纪念馆召集革命后代
崔建东:重庆聂荣臻研究会在京部分理事座谈
远航:人民海军,向胜利前进!(组图)
毛泽东与他的八位启蒙老师,这8人影响了他的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铁人精神——黄黎民一行参
莫让人民寒心——对近日各大知名媒体视频号
罕见!周恩来一生四次痛哭!(组图)
世界读书日【今日品读】张凤岗的书籍
建行研修中心井冈山党性教育研修院党支部: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