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园
柳泉
蒲松龄正房
位于蒲松龄纪念馆内的蒲松龄汉白玉像
寒冬时节,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的蒲家庄失去了往日的喧闹,显得格外宁静。这个因“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而闻名的小村庄,一直都是许多中外游人的向往之地:追寻文学先贤的履痕遗风,领略鬼狐仙妖的奇幻世界。2015年恰逢蒲松龄先生诞辰375周年、逝世300周年,前来蒲松龄故里,凭吊古墓、寻访柳泉、瞻仰故居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聆听一代文豪的生平故事,探寻人鬼故事背后的哲理寓意。
探寻故居,聊斋文化幽香扑面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年轻时就热衷记述奇闻异事、写作狐鬼故事。他的一生几乎是在读书、写书、教书中度过的。康熙十八年(1679)春,他将已作成的篇章结集成册,定名为《聊斋志异》。蒲松龄的故乡淄川区蒲家庄,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是省级传统村落。
从西门沿青石铺满的乡村小路东行至村中,一座具有典型北方农家院落风格的故居映入眼帘,这就是蒲松龄故居。1980年在蒲松龄故居的基础上,建立了蒲松龄纪念馆,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棵古槐盘根错节耸立在故居旁边,像是在诉说着蒲松龄故居的苍桑。在故居里面可以看到七个院落、八个展室。从大门往北一眺,一尊蒲松龄雕像掩映在翠竹中。步入正厅,一眼望见郭沫若题写:“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书画展室墙上挂着许多当代名家如姚雪垠、范曾、王蒙、欧阳中石等的题咏字画,处处充满文化的色彩。古色古香的清代建筑,恍惚间穿越到蒲翁时代。
离故居几步之遥就是聊斋城,这是以聊斋故事为主题兴建的风景区。萦绕的水雾、古朴的凉亭、千姿百态的奇山异石……宛如仙境一般,古老的柳泉边,当年蒲翁设茶摊听故事的茅草亭依稀可见。既有修复的历史遗迹,也有新建的艺术馆、园林等。一路走去,柳泉、墓园、聊斋宫、狐仙园、石隐园、演艺广场、柳泉古道、俚曲茶座等,都能讲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游客充分享受一次奇异梦幻的聊斋之旅。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这里已成为江北民俗风情旅游胜地,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数十万人次。而柳泉路、松龄路、聊斋演艺广场等独特的地域标志符号,也处处体现着聊斋文化的源远流长。
时代融合,聊斋故事穿越而来
狐仙园、聊斋宫、牡丹园等50多个景点,展现出《席方平》、《小翠》等100多个聊斋故事;声、光、电的巧妙结合,再现了《画皮》、《尸变》等聊斋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人妖鬼狐的世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视剧、电影步入人们的生活,《聊斋志异》变“活”了。
据悉,自《聊斋志异》书成,便通过书籍、戏曲的方式,让世人熟知聊斋故事。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20多种语言文字出版了《聊斋志异》的各种版本100多种;被改编的剧种超过40种,戏曲曲目更是多达300余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300多出(部),电影《倩女幽魂》、《画皮》、电视剧《聂小倩》、《聊斋》等颇具影响。电影《画皮》全球首映式也在聊斋城演艺广场举行,周迅、陈坤、张靓颖等大腕曾齐聚聊斋故里。
近年来,淄川借聊斋城连续举办十年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聊斋文化艺术品博览会、聊斋俚曲大奖赛、聊斋民间故事演讲大赛、聊斋民间艺术灯会等活动,还专门设立了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和蒲松龄文艺奖,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成为淄博“文化名城” 建设的重要部分。容纳1.5万人的聊斋演艺广场,不同的演出活动,将民俗、乡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别具风韵。置身其中的游客,仿佛在与蒲松龄共同漫游,欣赏他的杰作呢。
为了深入挖掘、促进聊斋文化“走出去”,蒲松龄纪念馆开展了“三位一体”项目,即“纪念馆—研究会—学术刊物”三位一体融合发展;2014年应台北文化艺术促进协会邀请,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区红馆成功举办了“鬼唱诗——蒲松龄聊斋文化展览”活动;淄博师专成立聊斋文化研究中心;聊斋作为乡土文化纳入洪山镇中小学教材;淄川实验小学20多米的聊斋文化墙……此外,还发行了纪念邮票及纪念邮册、在诞辰之日向社会免费开放、复制选印《聊斋图说》工笔重彩画册、编辑出版《蒲松龄诗词研究论集》及《蒲松龄研究纪念专刊》等,反响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