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戏《墙头记》演出剧照
中红网山东淄博2015年12月16日电(闫盛霆、郗文娇)12月9日晚上6点30分,尽管天气寒冷,但在淄川区双杨镇月庄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依然不减兴致,正在津津有味的欣赏聊斋俚曲戏《王六郎》。“作为国家级非遗,又是在淄川传唱的聊斋俚曲戏,我这是第一次面对面的看戏,感到特别的亲切。”村民高名生说。“到今天为止,这也是我们的第100场进村演出。”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常务副团长李兰珉说。
春夏秋冬 与百姓同乐
2015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组织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作为全区民间艺术团的“排头兵”,聊斋俚曲艺术团主动请缨,承担了100场演出任务。“作为传唱在淄川300多年的聊斋俚曲戏,很多人只是听说过,而没有感受到。这次演出,就是要让家乡人实实在在的听到乡音。”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团长王世忠介绍。
4月9日,随着聊斋俚曲戏《拉坟》在蒲松龄故里蒲家庄村聊斋广场演出,百场俚曲戏惠民演出正式启动。暑去寒来,8个月的时间里,艺术团的大篷演出车从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村镇,走到偏远的太河镇,披星戴月走了近3000公里路程,48名演员为百个村居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把聊斋俚曲的神韵艺彩撒遍了淄川大地。
李兰珉说,聊斋俚曲被称为明清俗曲的活化石,在淄川一带传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2006年5月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人仍不知俚曲为何物。2008年7月19日,自聊斋俚曲艺术团在蒲松龄故里成立以来,艺术团一直致力于传承弘扬聊斋俚曲文化,百场演出将聊斋俚曲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让老百姓从耳闻到眼见,听俚曲、学俚曲、唱俚曲,促进了聊斋俚曲的传承和光大。 “这次走村串镇演出100场也是我们回报百姓的一种形式。”
百年传承 如甘霖播撒
聊斋俚曲表现的是乡里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是家长里短、婆媳关系、兄弟亲友等热点生活问题,贴近时代又切入生活。百场演出中,有艺术团根据俚曲故事编创的古装戏,如《求骂》是根据《聊斋志异》中《骂鸭》改编的一出劝善惩恶的讽刺喜剧,盗赌成性的刁嘴子经大婶“痛骂”教育后,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身上长出的鸡毛随之脱落。《渔翁和城隍》演绎出一场“做人做鬼德为先”的动人故事。节目或是诙谐幽默,或是感人至深,添加了许多当地民间习俗和方言,引得观众在哈哈大笑的同时有所受益。两部戏分别获得第二届、第五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三等奖。
艺术团还紧跟社会现实,新创了弘扬当今社会正能量的现代戏,如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孟祥民创作的戏剧《环保卫士》,反映年轻一代孝敬老人的《带着奶奶当新娘》,反映大学生村官生活的《丫头大主任》等等。还有结合了“聊斋俚曲”和“孟姜女传说”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聊斋俚曲戏《孟姜女》。
“这些戏把古文变成白话,又好听又让俺受了教育,你看,俺村里很多都是儿媳妇陪着婆婆一起来看戏。”西河镇翟家崖村的司翠芝说。
精益求精 捧一片丹心
“风霜雨雪不停歇,一个观众也要演,不要村居一分钱,不吃百姓一顿饭。”这是艺术团百场演出一直坚守的承诺。
艺术团的大篷演出车无论开到哪儿,只要当地提供电源即可搭台演出。在车上,演员们也不忘背台词、遛唱腔;在台上,他们穿的光鲜亮丽、唱的咿咿呀呀,他们是《求骂》中的刁嘴子、《渔翁与城隍》中的王六郎,是总导演、乐队总指挥、司鼓、琴师、音响师、灯光师;一下台,他们就变身装卸工、搬运工、电工、司机、化妆师,不管是年逾古稀的老领导还是曾经的教师、工人,他们抛开身份、年龄、职业,一人身兼数职。女演员张翠华在多部戏里担任女主角,今年9月她的母亲不幸去世,为了保证了百场演出的顺利进行,发丧几天后,她不顾传统观念的束缚,脱去孝衣、换上戏装,坚持上台演出。团里有的演员家在外地,有的患有严重心脏病,还有怀孕7个月的“准妈妈”,他们从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耽误艺术团的排练。凭着对聊斋俚曲的喜爱、对家乡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的责任感,全团人员不讲条件、不计报酬,给百姓送去了百场文化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