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政协委员会副主席司马义·艾买提及委员沈醉、程思远等一行到融水视察。有诗曰:沈为党国忙半生,醉心军统染血腥。倒戈欲归仍作囚,起义有功不尘封。言外之意:倒戈起义之沈醉。
沈醉,湖南湘潭人,和毛泽东主席是同乡,但比毛泽东小21岁。其父亲早逝,由母亲一手抚养成人。沈醉之母名罗裙,是清末最著名的南社的成员,以擅长诗词而著称。沈醉的名字,母亲根据宋·李清照《如梦令》词中“沈(古汉语中‘沈’通‘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而取。
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沈醉,是小说《红岩》中的特务头目严醉原型,在国内及港、台等地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18岁时,由姐夫余乐醒特务处上海特区的区长介绍,沈醉加入了军统的前身复兴社特务处,28岁便晋升为少将军衔,这在军统局是绝无仅有的。从沈醉把沾满了毒液的刀片,扎入汉奸胡继业的体内的时候,已经意味着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暗杀。也意味着他已经正式走上了这样一条势必要沾满鲜血才能走下去的不归路。因而深得军统头子戴笠的信任,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而著称,堪称是军统里面的精英。与陈恭澍,赵理君,王天木并称军统四大金刚,与周养浩,徐远举并称军统三剑客。
沈醉的兄弟姐妹及亲属中,先后有20多人都参加了军统。沈醉曾先后担任军统局本部总务处少将处长、国防部驻云南区专员兼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等职。军统局任职期间沈醉迷上了特训班上的女学员粟燕萍。按说师生之间不能谈恋爱,可戴笠却网开一面。于是,粟燕萍便成了沈醉的夫人。戴笠对沈醉恩重如山,沈醉当然要知恩图报,心甘情愿地为戴笠效力卖命。人没少杀,事没少做,进而成为了战犯。
沈醉永远不能原谅自己的是:云南解放前夕,他愚忠地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儿女送往台湾。临上飞机前,母亲坚决不肯上,无奈之下沈醉将母亲抱上了飞机。母亲一再呼唤他,还流着眼泪说:怕死在异乡而不能归葬故土。直到母亲客死台湾,终未能再见到母亲一面,引为终生遗憾。
1949年12月9日,沈醉被云南省主席卢汉扣押,被迫投向人民的怀抱,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特务,有当时在重庆执行完大破坏任务后逃至昆明等候飞去台湾的军统西南区正副区长徐远举,周养浩与军统经理处处长兼重庆办事处主任郭旭。后来被卢汉当成被俘战犯,囚禁在昆明陆军模范监狱,云南被中共占领后被转移至重庆歌乐山白公馆战犯管理所,后同宋希濂转去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1960年11月19日,刘少奇签署主席令,对于“关押已满十年,确实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决定予以特赦,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释放第二批特赦人员,沈醉位列其中。9天之后,原国民党军统云南站少将站长沈醉与另外49人一起走出功德林,重获自由。接过特赦证时,“一股暖流涌上我心头,眼睛模糊了。这不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纸啊,这是共产党天高地厚的恩情!这是自己11年改造的结果,是我获得第二次生命的见证啊。”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沈醉为前两期特赦人员中唯一的军统要员,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与中华民国军政要员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陈长捷和伪满洲国首脑爱新觉罗·溥仪、爱新觉罗·溥杰一起任中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但是生活却没有从此变得安稳,即使他已经成功改造了自己,但是十年浩劫他仍然没有躲过去,他再一次被抓进了监狱,生活再一次给予了他苦难。1972年11月,直到周总理的干预才被释放,恢复了文史专员的工作。他又一次感受到了党的正确和伟大。
沈醉等人被特赦后,周恩来曾设宴相请。席间周恩来对沈醉说:“共产党从不计较个人恩仇,特赦你们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做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1975年听到了周总理病重的消息后写诗”割股疗亲效若何?愿输肝脑起沉疴。更捐十岁增公寿,好为人民造福多”,可见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总理关怀,春风化雨。沈醉的后半生没有辜负周恩来的期望,他格外珍惜新的生活,发奋读书创作,以冷峻、犀利的笔锋剖析自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后人。此间,沈醉先后撰写出版了《解放前夕军统在云南的活动》《抗战前军统特务在上海的罪恶活动》《我所知道的戴笠》《中美合作所内幕》《爱国将领卢汉》《我这三十年》《人鬼之间》《沈醉日记》等著作,作为一个军统老牌特工,为大家揭示了一个真实的军统世界,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三十年大起大落,三十年大喜大悲。沈醉晚年的家庭生活也很幸福。由于国民党宣传沈醉早已“杀身成仁”,他在台湾的前妻粟燕萍女士迫于生计的艰难,改嫁了他人。粟燕萍是湖南长沙人,与沈醉育有一子五女。她是沈醉当年在军统局临澧特训班当教官时的学生,才貌双全,曾给沈醉写绝句:“幸到门前成桃李,满庭白雪任君看”,可见其才华十分了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