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诗的内容是记述作者过太行山的所见、所思及由此引起的对自己的革命历程和抗日军民光辉业绩的回想,所以全诗在写作手法上主要以敷陈直言的赋法为主,尤其是第一节对太行山自然景观的描绘,第二节对自身战斗历程的回想,第三两节运用了许多的诗行来描写、形容太行山,也并非为描写而描写,为形容而形容,真意也还是在起兴,在引起后边各节的描述、概括和议论。由于作者在诗中广泛地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所以全诗的描写性诗语不显得平直表面,而是内蕴着作者的深情与深思,抒情与议论性诗句也不显得浮泛空洞,而是以生动感人的描述为基础,显露着诗性的气质与光辉,诗虽长,却依然耐人品味、咀嚼。第四、五两节对抗日军民抗日业绩和根据地建设的概述,主要都是直言其事、随物赋形、体物写志。
中华民族的抗战精华战斗在太行山上,麻田的田野上叠印着朱德、彭德怀深深的足迹,麻田的青石上留下了刘伯承、邓小平沉思的身影,苍松翠柏间回荡着陈毅《过太行山书怀》的仰天长啸,与此相去不远的十字岭上还抛洒着左权将军殉国时的斑斑血迹……呜呼!太行浩气传千古,英雄业绩代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