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是一种形状像人而在造形和重量上制成一经触动就摇摆然后恢复直立状态的玩具。以不倒翁之称来讽刺那些巧于保持自己地位和靠耍弄权术而经久不倒的人,贬义某些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
“国画有形,大名无极”。提起齐白石的大号,几乎无人不知他是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然而,知道他还是一位诗人的不多。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0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4月间,曾和毛泽东共进晚餐,朱德、俞平伯等作陪。10月,把82岁时所作的《鹰》和篆书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赠送毛泽东。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曾亲自对友人说:“我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对自己的诗文颇为推许。由此可见齐白石对自己的诗,是很看重的。据说湖南美术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月出版了十卷本《齐白石全集》,其中第十卷是诗文,收录了齐白石诗词联语、题跋等五十余万字。
画家在画上题诗题跋,最能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起到丹青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齐白石画过多次《不倒翁》,每次画不倒翁,便题一次诗。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思想。大师齐白石,平时不苟言笑,却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人。他从来没有入仕愿望、懒于应酬、不管闲事、与世无争、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沉浸在艺术的体验之中,沉浸艺术故乡里。他对时政、社会的一些看法,往往以幽默的形式轻松的表达出来。
1919年齐白石第一次画《不倒翁》时,是在城里买了一个不倒翁,并把它带到偏僻的农村。乡下人便把它当神供奉起来。齐白石便写了一首题跋诗:“村老不知城市物,初看此汉以为神。置之堂上加香供,忙杀邻家求福人。”郎绍君教授称白石的《不倒翁图》集中表现了白石老人的幽默与智慧,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经典性的创造。据他的研究显示,白石笔下的《不倒翁》最早于一九一九年,“以单一的墨色画侧面,不倒翁戴官帽,画法拙稚拘谨,还不是后来的丑角模样。”到了后来变为日后常见的“贼官”模样,“通体遍黑,面部染赫,鼻梁与折扇留白”,配以语带嘲讽的诗句,正是采“适当的漫画手法和妙趣横生的诗题”,把“低能腐吏的丑陋以玩笑态度揭示出来。”
其中一幅是白石应日本收藏家伊藤之请而作。本幅的描写方法基本依照其《不倒翁》的典型,但取侧脸回首而呈现脸部大半,墨色见浓黑,留白位置起了强烈对比。上方配诗,惟内容似无讥讽寓言,只是较为直接状写以三钱买自南岳庙钱的不倒翁。也许应东洋客人而写,强调的乃是传统玩偶的趣味性与民俗特色!款 识:曾游南岳庙前山,也舍三钱买的顽,今日不嫌柴米贵,画将模样卖人看。伊藤先生正,白石山翁画并题目。钤印:“木居士”、“白石翁”藏印:“庞耐”、“云海阁珍藏印”。
而他在日记上写到:“南湖出清道人所书之扇面求画。道人之书,其墨凸若钱厚,余亦以浓墨画不倒翁,并题记之。记云:余喜此翁,虽有眼耳鼻身,却胸内皆空。既无争权夺利之心,又无意造作以愚人。胡清空之气,上养其身,泥渣下重,其体上轻下重,虽动摇,是不可倒也。”他画不倒翁就是一个例子。齐白石画过许多不倒翁。每次画都赋予画面以不同的涵义,充分表现了他的幽默和机敏。
第二次画《不倒翁》是在1922年以后,他画的不倒翁则另有一番情境:“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意在嘲讽那些当官不做事的人,其用意,不言自明。其后他又将不倒翁改为“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笑君不肯打倒来,自信心中无点墨。”将其转换成官员们能一直做官久远,也不去计较什幺得与失,每天春风拂面,摇着一把扇子的形象。此件作品画于1941年,是他赠送给“晓村”的一件佳作。使用了仄(入声)声韵,首句用邻韵,二、四句用同一部韵,也非常工稳。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其实也是一个老愤青,齐白石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一生画过很多幅不倒翁,并在画上题诗骂官:“为官分别在衣冠,不倒名翁却可怜。又有世间称好汉,无心身价只三钱!”第四次画不倒翁是在白石老人九十三岁高龄时:“能供儿戏此翁乖,打倒休扶快起来。头上齐眉乌纱黑,虽无肝胆有官阶。”几笔下来,维妙维肖。更为深入地体味到白石老人笔下的艺术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