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号无为,浙江湖州吴兴五昌里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同盟会元老,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为蒋介石拜把之兄,将蒋介石引荐于孙中山。光复以前,奔走革命,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宣传革命。
联曰:英公其死矣;吾辈忍生乎。1916年5月18日,受袁世凯指使的张宗昌派出程国瑞,假借签约援助讨袁经费,于日本人上田纯三郞寓所中将陈其美当场枪杀。其遇刺后,中华民国总统孙中山扶尸痛哭,手书“失我长城”四字,以志其哀挽联:“可怜麟凤供炰脯;如此江山待祓除”。悲伤至极。5月20日他在给黄兴的信中说:“英士忠于革命主义,任事勇锐,百折不回,为民党不可多得之人。”高度赞扬陈英士是“革命首功之臣”。4天后他在给日本友人田中义一的信中也说“陈其美君在沪尽瘁国事,虽经几番顿挫,但该君之勇毅精诚,实为我同志所共同赞叹。”《民国日报》转孙中山:“惊闻英士兄为奸人所戕,旧同志健者又弱一个,极为惨痛,共和未固,遽失长城。”并亲撰祭文,誉为“生为人杰,死为鬼雄”。湖州碧浪湖畔至今还有孙中山亲笔题写的墓碑前石柱上的对联,是他亲笔撰写的:“扶颠持危,事业争光日月;成仁取义,俯仰无愧天人”。
以及蒋中正、林森题词“浩气长存”、“精神不死”、“气壮山河”等坊表。评价之高、痛惜之情都前所未有。
黄兴与陈其美两位开国元勋,公谊私情甚笃,见其联:“蛙井竞称尊,杀敌当思慰来歙;海天待归棹,故人何处觅陈遵”。1916年6月3日,中日人士在东京鹤见总寺为陈其美举行追悼大会黄兴抱病参加,并奉献挽联一副:“脱帻揽贤殷,早知狙伺来狂客;横刀向天哭,如此艰难负使君”。联意说:陈其美有着礼贤下士、揽英延才的品德与胸襟,然而对早有告知的刺客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我现在只能横刀向天哭泣,在此讨袁护国的艰难时期,竟因养病去国而有负于君。上联祭悼亡友,下联悲愤自责,尽述其至痛。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挽陈其美:“求仁而得何怨;贼民之主不忠”。“十年薪胆余亡命;百战河山吊国殇”。于右任为《民立报》社社长,陈其美为该报校刊兼外勤记者,两人以此阵地共同致力反清活动。1915年夏孙中山组织讨袁的中华革命军,陈为东南军司令,于为西北军司令,成为孙中山深为信赖的骨干。在艰苦的反清、反袁斗争中两人互相支持,患难与共。陈其美殉难,于右任痛不欲生,他以泪研墨,挽联数副志哀。如悬于湖州追悼会会场的这副挽联。上联 “薪胆”,即典自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联以凝炼的字句,高度概括陈其美10年反清、讨袁、肇建民国的丰功伟绩。于并为其墓陵题词:“春尝秋生民泪,山色湖光烈士坟”。
陈其美生前有曰:“讨袁,吾人之专责也。袁不死,民国必亡。”随着帝制活动的日益加紧,袁世凯也日益视陈其美为眼中钉,必欲置之于死地。收买不成,袁世凯决定采用暗杀手段除掉这个顽强的敌人。陈其美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缔造中华民国,建立了旷世奇勋。同时,他又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多重生活侧面的革命党人。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章太炎挽陈其美:“愿君化彗尾;为我扫幽燕”。上联“彗尾”,即彗星。下联“幽燕”,指袁世凯所在的北京。此联表达了章太炎对陈英士的亲切感情和怀念,并寄托了巨大的哀思,希望所有革命者学习陈英士,发扬陈英士的革命精神,扫除帝孽,把革命进行到底。
陈其美之死震惊各界,民国名流章笃时痛挽陈其美:“教子以义;杀身成仁”。林森的挽联:“万里归来,精灵若接;百年论定,功烈在人”。后来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林伯渠系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最早的成员之一。他当时以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兼财政厅厅长的名义,奉献一联曰:“忧国如先生有几人,沪渎起雄狮,子弟八千恣决荡;殉难与钝初同一例,星辰垂变象,男儿七尺付仇雠”。众多的吊唁者令苏州集议公所附近道路为之阻塞,多达上万人的送殡队伍跟随着由复旦公学40名学生护持的灵车。对死在革命事业中的陈其美来说,这大概是其身后最辉煌的时刻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