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是一位素负声望的老革命家和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是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被尊称为“孔子不足高,墨翟差可比”的当今一圣人。他一辈子致力于青少年的成才教育活动与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以满腔热血对青年和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以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和顽强的学习精神、质朴的工作作风,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光辉典范。他崇高的思想教育理论和从事教育事业的伟大实践所形成的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宝贵财富和灵魂动力,对推进教育改革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坚定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提升其精神境界、锻铸其自立自强的理论品质、提升其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高校是高知识群体与思想智慧火花的集中之地,也是青年才俊不断生成的高发之地,高校应在大力弘扬徐老“身教重于言教、不用一个模子塑造人、德育为先、人师与经师并重、劳力与劳心并进”的崇高精神中,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在弘扬徐特立“身教重于言教”的精神中坚定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
徐特立是一个特别典型的身教主义者。他用自己光辉的一生诠释了完美的教师形象,身体力行地践行了高尚的师德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他一直就认为,教师要以身作则和行为示范,言行举止需一致和统一,指出“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是经师,二是人师。人师就意味着教行为,就是怎么让学生做人的道理问题。经师就是教学问的,就是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都需要管理。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学问的人。”他一生勤俭节约从不奢华浪费,兢兢业业。在长沙师范学校任校长期间,常常用半截粉笔写字,并在破旧的黑板上写下这样的诗句来教育和敦促学生:“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徐特立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体现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文明风度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以身示范与为人师表。
在弘扬和宣传徐特立这种用身教重于言教的精神中,要求当代大学坚定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这种理想和信念,履行好自己的诺言。毫无疑问,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反映,是大学生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和前进动力。然而,当前世界中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与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之下,在国内外社会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中,迫切需要我们引导大学生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眼光去认识和理解当前中国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特别需要用徐老精神来积极引导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高校应在弘扬徐特立精神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常态化与日常化,可以通过“名师讲堂、座谈会、学习沙龙、读书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徐特立这种吃苦耐劳的革命理想精神,以及把身教重于言教的精神理念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去,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当中,把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中成为坚定的主流意识,促使大学生理解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竭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才能熠熠发光。
二、在弘扬徐特立“三育并举德育为先”的精神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徐特立有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其“三育并举德育为先”的精神,蕴涵着深刻的思想道德理论在其中,对他当代大学生人格魅力和思想道德境界提升具有重要的功能。在德育、体育和智育中应该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要以道德教育为先彰显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境界。关于德育智育体育对大学生的人格提升的重要性问题,他曾明确地指出:“道德思想造成一定的意识形态就是人格,我们也要造就一定的立场、一定方向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徐特立积极构建的三育并举德育为先的理论新模型,他以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重点,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为突破口,注重兼顾目的和形式、主导性和多元性的相互统一,能够为当前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指明方向。
徐特立“三育并举、德育为先”的精神至今仍然闪耀着超越时代的光芒,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具有重要的作用。认真做好徐特立三育并举、德育为先的这种精神思想,把大学生塑造为道德品行优良的先进群体,指导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在高校开展德育、智育、体育等丰富活动的育人途径,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大大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精神。从目前来看,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令人忧虑和失望,诸多媒体时常爆出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失范、价值观扭曲等事件,这无疑反映出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不足,无不凸显了大学生的道德境界有待提升和道德精神上的扭曲。高校在弘扬徐特立德育思想和精神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推进道德榜样教育生活化经常化路线,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深入宣传徐特立德育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积极引导广大学文明行为,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文明感人故事。在弘扬徐特立德育思想中,要通过优秀道德典范人物来宣传和表彰,让徐特立德育思想深入大学生实际行为中去,使大学生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宝贵品质在大学生中发出熠熠生辉的耀眼光芒。
三、在弘扬徐特立“劳力与劳心并进、手和脑并用”的精神中锻造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理论品质
“劳力与劳心并进,手脑并用”是徐特立对拓展大学生成人成才培养途径的最为重要的主张,也是锻铸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与顽强拼搏精神的重要理论品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明确指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与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对于这一点徐特立也强调:“一切生产,一切行动,要不停止在当然上,而需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脑和手的分析和集体的讨论,并经过手的试行,得到一定的效果。这就是科学的有条件的亲密合作,脑与手的有条件的亲密合作。”“贯彻用手与用脑、学习与劳动、生产与教育、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接着又说道“对书上的知识,必须经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去体验,那才能接受消化,才能够成为有血有肉的知识。我们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青年俊才,只会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远远还不够,还需要能够发现新知识,那就需要从手与脑并用的劳动中,改造事物、分析事物、综合事物,才能得出关于事物的一些新知识。”“劳心者只是学习前人的实践经验,把实践理论化,而要达到进一步的成长,就更需要通过社会生产劳动,通过实践劳动的锻铸,才能塑造人。
实践出青年才俊。通过实践锻炼培养青年人才是徐特立教育理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才,使之成为优秀的社会栋梁之才。徐特立认为,社会实践是青年成才的最好课堂,手和脑要并用的同时劳力与劳心并进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由之路,他终坚持和发展了“劳力与劳心并进,手和脑并用”这一成才观点的主张,大力提倡“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不能只在书本里去发现,只有从改造事物的劳动中去发现”。高校可以在弘扬徐特立这种实践观精神中强化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进而锻造大学生的实干品质。通过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立足岗位,在实践、学习和服务中感悟徐老精神,深刻体验徐老精神中手和脑并用,劳力与劳心并进的这种实践观。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提升人脑和人心并用,真正做到每一位大学生干一行爱一行和专一行精一行,劳动和智慧并存,发挥手和脑的重要作用,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绩的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促进了大学生深入了解基层和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进一步锻造了服务基层、艰苦奋斗,在志愿服务中增长见识和增强本领的意识和品质。
四、在弘扬徐特立“不用一个模子塑造人”的精神中培养大学生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徐特立一贯反对因循守旧和僵化樊篱,崇尚创新精神,紧紧贴近时代新特征,勇于创新和敢于破除陈旧腐朽思想,不为时代所淘汰。他十分重视“不用一个模子塑造人”,个人的成才成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不能仅仅用一种方式去塑造人、造就人。徐特立积极提倡青年成才的多样性,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促使其成功,对青年一代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解决关于教育方针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明确指出:“动手改造物质、利用物质、综合物质,才能得出关于物质的知识,才能使智力发展起来。”
|